第七百四十一章 双方家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百四十一章双方家长(第1/2页)
    张奶奶走后,尴尬的气氛瞬间消散,徐佳莹跟沈母聊起乌镇的习俗。
    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到除夕守岁,沈母听得入迷,时不时点头。
    “原来乌镇的年俗这么有意思,明年我们也来乌镇过年,跟你们一起包春卷、放河灯。”
    苏锦则跟沈亦舟坐在旁边,偶尔补充几句,说起小时候跟着崔姝学做糖糕,把糖汁溅到衣服上的糗事,逗得沈母哈哈大笑。
    “锦儿真可爱,跟亦舟小时候一样,他小时候学画画,把墨水弄到墙上,我还骂了他一顿。”
    沈亦舟脸颊微红,连忙转移话题:“爸,你不是想跟苏叔叔聊聊木槿传媒吗?我爸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之前还跟我聊过,说现在很多企业不重视传统元素,木槿能坚持用2D做漫改,还融入江南文化,特别难得。”
    沈父眼睛亮了,放下茶杯看向苏木:“是啊,我之前看了《梅下猫语》的预告片,里面的场景、服饰都透着江南的韵味,尤其是主角穿的襦裙,上面的腊梅绣得真精致,比那些粗制滥造的3D动漫强多了。木槿是怎么想到在漫改里融入这么多传统元素的?”
    苏木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里满是认真:“其实一开始也有争议,秦海天团队想做3D,说更符合市场潮流,但我觉得,梁荷的文里满是江南的烟火气,主角在巷口买包子、在河边喂猫的细节,只有2D的笔触才能画出那种软乎乎的质感,3D太精致,反而像隔着层玻璃。”
    他拿起手机,翻出苏锦小时候的照片,照片里的小姑娘抱着黑米,正在看《轻音少女》的DVD,屏幕上的2D角色笑得眉眼弯弯。
    “我女儿说,好故事像老茶,得用温火慢慢煮。传统元素就是这‘温火’,比如漫改里的腊梅,不仅是装饰,还象征主角的坚韧,还有服饰,都是参考了乌镇老照片里的样式,老匠人手工绣的纹样,每一笔都有讲究。”
    沈父听得频频点头,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上面记着他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思考。
    “我特别赞同你的想法!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了解,就是因为缺少好的载体,漫改、汉服、传统美食都是好办法,木槿在这方面做得真不错,以后要是有机会,咱们可以合作,我在***门有不少资源,能帮你们推广江南文化。”
    苏木眼睛一亮,连忙说:“那太好了!我们正想做‘江南非遗’系列漫改,比如蓝印花布、油纸伞、木梳制作,要是能有您的资源支持,肯定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老手艺。”
    两人越聊越投缘,从漫改聊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又聊到如何让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文化,徐佳莹和沈母偶尔插几句话,苏锦和沈亦舟则坐在旁边,看着长辈们相谈甚欢,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崔姝从厨房出来,笑着说:“饭做好了!腊味合蒸、松鼠桂鱼都上桌了,大家快尝尝,看看合不合口味。”
    众人走进餐厅,餐桌上摆满了菜,腊味合蒸冒着油光,松鼠桂鱼浇上了琥珀色的酱汁,清蒸鲈鱼上面撒着葱丝姜丝,还有桂花糖藕、炒时蔬,满满一桌子,透着团圆的热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四十一章双方家长(第2/2页)
    “快坐,别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徐佳莹给沈母夹了块桂花糖藕,“这是崔姝做的,用的是咱们乌镇的糯米,甜而不腻,你尝尝。”
    沈母咬了一口,藕片软糯,糯米香甜,还带着桂花的清香:“太好吃了!比我在饭店吃的还地道,你们乌镇人真是心灵手巧。”
    沈父则夹了块腊味,放进嘴里慢慢嚼着:“这腊肉有股特别的香味,是用什么腌的?”
    “用桂花酒腌的,陈叔家的秘方,每年冬天我们都要腌不少,既能炒菜,又能蒸着吃。”
    苏木给沈父倒了杯白酒,“这是杨大爷送的桂花酒,度数不高,你尝尝。”
    沈父接过酒杯,喝了一口,桂花的甜香混着酒香在嘴里散开:“好酒!比我平时喝的白酒还顺口,你们乌镇真是个好地方,有美食有文化,还有这么热情的街坊。”
    席间,沈母拉着徐佳莹的手,轻声说:“佳莹,真羡慕你,能在这么美的地方生活,还把锦儿教得这么懂事。以后锦儿和亦舟结婚了,咱们就是一家人,常来常往。”
    徐佳莹笑着点头:“是啊,以后咱们多走动,夏天你们来乌镇,我带你们去采莲蓬、摘菱角,冬天来,咱们一起守岁、放烟花。”
    苏锦和沈亦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
    初见的局促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家人般的温暖,这大概就是最好的见面场景,没有刻意的客套,只有真诚的交流。
    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给每道菜都镀上了一层暖光。
    沈父和苏木还在聊木槿传媒的未来规划,沈母和徐佳莹则说起了苏锦和沈亦舟的小时候,笑声在餐厅里回荡,与窗外偶尔传来的乌篷船摇橹声、腊梅的甜香混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最温馨的画面。
    苏锦心里忽然明白,见家长不是一场“考核”,而是两个家庭的靠近,是用真诚与温暖,把彼此的生活慢慢织在一起。
    就像“锦绣庄”的真丝披肩,每一针每一线,都藏着对未来的期许,柔软又坚定。
    次日清晨,乌镇的细雨还没停,细密的雨丝像筛过的银线,轻轻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沈母推开客房窗户,看着院角被雨打湿的腊梅,忍不住感叹:“这雨下得真温柔,把腊梅衬得更精神了。”
    沈父也凑过来,手里拿着昨晚苏木送的《乌镇风物志》:“我看书上说,西栅的河道特别美,雨天坐乌篷船更有意境,咱们今天去体验体验?”
    苏锦和沈亦舟刚端着早餐过来,听到这话,立刻笑着回应:“我们早就安排好了!跟船娘约了九点,咱们吃完早饭就去,船上还能看两岸的老宅子,特别有味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