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忘初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百五十四章不忘初心(第1/2页)
    担心作者流失,担心用户被抢,担心木槿的坚持没有意义,如今这些担忧终于烟消云散。
    苏木走过来,把一件厚外套轻轻披在她肩上,指尖轻轻拂过她微凉的耳垂:“这关过去了,但日子还长。以后还会有新的挑战,新的平台出现,可能还会有作者因为短期利益离开,但只要咱们守住初心,把每一个细节做扎实,把每一个故事写真心,就不怕走不远。”
    他拿起桌上的“真实故事计划”投稿清单,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作者的采风经历。
    有人为了写江南小吃,跟着崔姝学做三天春卷,记录下“荠菜要选带根的,焯水时加一勺盐能保持翠绿”。
    有人为了写老木匠,在木匠铺蹲守一周,记下“刨子要磨到能映出人影,刨出来的木花才会像雪花”。
    还有人为了写乌镇的雨,每天清晨去河边散步,观察“雨丝落在青石板上是圆点,落在水面上是涟漪,落在腊梅花瓣上是珍珠”。
    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字,像一颗颗微光,渐渐汇聚成炬。
    秦玉明发来消息,语气里满是兴奋:“苏总,好消息!匠人故事纪录片的拍摄方案已经确定,下周电视台团队就会来乌镇;青芽的《巷口梅香》加印了两万册,刚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从速阅回流的作者里,有三位核心作者专门写江南老手艺,已经跟咱们签约,其中一位还带来了《油纸伞制作手记》,细节特别扎实!”
    徐佳莹靠在苏木肩上,听着他念消息,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窗外的雨还在下,却不再让人觉得压抑。
    冬雨过后,空气会更清新,腊梅会开得更盛,新的故事也会像雨后的春笋,在温暖的土壤里慢慢冒头,渐渐长大。
    苏木握着她的手,感受着掌心的温度,想起刚做木槿时的初心。
    “做有温度的内容,传扬江南的文化”。
    如今,这个初心不仅没丢,还吸引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
    有坚持手绘漫改的江源团队,有专注传统文化的周慧,有扎根生活创作的李默和“青芽”,还有默默支持的徐佳莹、崔姝、老木匠……
    这些人各自绽放,却又彼此映衬,构成了木槿最坚实的根基。
    “明天我去老木匠铺,跟他说纪录片的事,”苏木轻声说,眼里满是期待,“再把咱们新培育的腊梅苗送给他,就是上次用他教的嫁接技术种的,已经成活了,算是感谢他当初毫无保留地教咱们手艺。”
    徐佳莹笑着点头,伸手帮他理了理外套的衣领:“我跟你一起去,顺便跟他学学扦插技巧,等春天来了,咱们在院子里种满腊梅,有素心梅、磬口梅,还有你最喜欢的虎蹄梅,让每个来家里的人,都能闻到这份独属于乌镇的清香。”
    雨丝落在窗玻璃上,晕开一层薄雾,把外面的灯笼光变得柔和。
    两人并肩站在窗边,看着院角的腊梅树在雨中静静伫立,枝条坚韧,花苞饱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五十四章不忘初心(第2/2页)
    苏木忽然想起老木匠说过的话:“腊梅不怕雨,不怕冷,越熬越香。”
    他想,木槿也是如此,人也是如此,只有守住了初心,未来才会像这腊梅一样,在时光里绽放出更动人的芬芳。
    “只要咱们一起,慢慢来,就没有跨不过的坎。”苏木轻声说,把徐佳莹的手攥得更紧了些。
    ……
    雨歇时分,乌镇的空气里浸着湿润的草木香,连青石板缝里的青苔都透着鲜活的绿意。
    崔姝踩着晨光走进厨房时,檐角还在滴着残留的雨珠,落在石阶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她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藏青色围裙。
    这是她来苏家第一年徐佳莹送的,边角已经磨出毛边,却被她熨烫得平整如新。
    从米缸里舀出两斤新磨的面粉,倒进粗瓷盆里,指尖划过细腻的粉末,簌簌落在盆底,轻声念叨:“今天包荠菜肉馅的饺子,再煮锅红薯粥,让大家暖暖身子。昨天看天气预报,说午后会出太阳,正好晒晒太阳。”
    院子里,苏锦正帮沈亦舟整理拍摄设备。
    昨天“匠人故事”纪录片团队刚离开,两人连夜剪完了幕后花絮,此刻正把相机、三脚架、反光板一一归位。
    沈亦舟的浅灰色袖口沾着点面粉,这是早上帮崔姝搬面粉袋时不小心蹭到的,白色的粉末在布料上格外显眼。
    苏锦笑着凑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纸巾,踮起脚轻轻帮他擦掉:“你这笨手笨脚的,以后还是别进厨房添乱了,免得崔姝阿姨还要额外收拾你弄撒的面粉。”
    “我这不是想帮忙嘛,”沈亦舟挠了挠耳尖,脸颊泛起浅红,“崔姝阿姨说调馅要顺时针搅拌,这样肉馅才劲道,我试了试,结果力气没控制好,把肉馅溅得满手都是,还沾了满脸面粉,被她笑了半天,说我像只刚从面缸里爬出来的小猫。”
    正说着,崔姝从厨房探出头,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从镇上菜市场买的新鲜荠菜,翠绿的叶片上还沾着水珠。
    “亦舟说得没错,调馅就得顺时针,顺着一个方向搅,才能把肉的黏性搅出来,吃着才弹牙。快来帮忙摘荠菜,把老根和黄叶去掉,嫩叶留着,洗干净了才能拌馅。”
    她的声音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软糯,像刚煮好的糯米粥,暖得人心头发热。
    三人围坐在院角的石桌旁,阳光透过腊梅枝的缝隙洒下来,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落在翠绿的荠菜上,把叶片照得透亮。
    苏锦指尖灵活地掐掉荠菜老根,动作麻利得像练过无数次。
    小时候跟着崔姝摘菜,她总被叮嘱“要留三分根,这样荠菜才鲜”,如今这习惯早已刻进骨子里。
    沈亦舟则负责把摘好的荠菜放进清水里漂洗,指尖轻轻拨动叶片,把藏在缝隙里的泥沙冲洗的干干净净。
    崔姝坐在中间,把洗好的荠菜摊在竹筛上沥干水分,准备稍后切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