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百三十三章齐聚一堂(第1/2页)
“姐,姐夫,你们来啦!”徐佳莹连忙迎上去,接过竹篮,“快进屋坐,屋里暖和。”
徐佳怡走进院子,看着满院的灯笼和腊梅,笑着说:“你们家年味真足,比我们家热闹多了。”
她把酱肉递给崔姝,“这是我做的酱肉,你拿去炖着吃,香得很。”
陶哲明则把公文包递给苏木:“这是我整理的学术资料,里面有几个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说不定能给你们的漫改项目提供点灵感。”
苏木接过公文包,心里满是感激:“谢谢姐夫,我肯定好好看看。”
院子里越来越热闹,崔姝忙着给大家倒茶,苏锦和陈欣欣、王元珊坐在廊下,聊着开学后的计划。
苏锦说要去京大的园艺社,陈欣欣说要跟苏锦一起,王元珊则说要给她们寄烘焙样品,让她们在学校也能吃到好吃的点心。
二毛和于慧则跟苏木聊着澜清宠物的事,二毛说他朋友想给宠物捐点物资,于慧则说要在她的画廊办个宠物主题的画展,帮澜清宠物宣传。
王丽则跟徐佳莹聊着退休后的计划,徐佳莹说想带着苏木去旅游,王丽说要跟她们一起,还说要去看看邢梦洁和呆胶布。
正聊着,院门外又传来邢梦洁的声音:“苏老师,徐阿姨,新年好!”
邢梦洁穿着件浅蓝色的棉袄,手里牵着呆胶布,呆胶布穿着件红色的小衣服,脖子上还系着个小铃铛,身后跟着梁永春和梁广林。
梁永春穿着件黑色的羽绒服,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萍乡的特产,梁广林则穿着件橙色的毛衣,手里拿着个手工做的小灯笼,是他跟邢梦洁一起做的。
“梦洁,永春,广林,快进来!”徐佳莹笑着迎上去,“呆胶布又胖了,越来越可爱了。”
邢梦洁笑着说:“它最近特别能吃,救助站的志愿者都跟它抢猫粮呢。”
她把竹篮递给崔姝,“这是萍乡的特产,有腊味和年糕,你们尝尝。”
梁永春则跟苏木聊着澜清宠物在萍乡的发展,说最近救助了不少流浪猫,还说要跟木槿传媒合作,拍个宠物主题的短片,帮流浪猫找家。
梁广林则拉着林安的手,两人拿着小灯笼在院子里跑,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中午的时候,崔姝做了一桌子好吃的,有腊味合蒸、桂花糖藕、炸春卷,还有她新学的松鼠桂鱼,满满一桌子菜,香气扑鼻。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举起酒杯,互相道着新年祝福,笑声在屋里回荡。
吃完饭,大家围坐在客厅里,看着春晚重播,手里拿着崔姝做的糖糕,聊着天。
苏木和陶哲明聊着漫改项目,徐佳莹和徐佳怡聊着退休后的生活,王丽和于慧聊着时尚,邢梦洁和崔姝聊着救助站的事。
苏锦和陈欣欣、王元珊、梁广林、林安则在院子里放烟花,笑声、欢呼声在院子里此起彼伏。
夕阳西下的时候,大家才陆续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三十三章齐聚一堂(第2/2页)
苏锦和陈欣欣约定好开学前一起去杭州玩,王丽和徐佳莹约定好旅游的时间,邢梦洁则说要带呆胶布常来玩。
……
大年初七。
巷口的商铺却已陆续卸下门板,透出暖黄的灯光。
早点铺的蒸笼冒着蓬松的白汽,老板一边用长柄勺盛糖粥,一边高声吆喝:“开工第一天,甜粥暖心窝!”
裁缝店的木牌“开工大吉”红得亮眼,连平日里安静的文创店都在门口摆了两盆盛开的腊梅,香气混着偶尔响起的鞭炮声,把年味里的慵懒驱散了大半。
苏锦揉着眼睛从楼上下来,穿着件淡蓝色的连帽卫衣,胸前印着小小的哆啦A梦图案,搭配白色加绒牛仔裤,脚上蹬着双白色运动鞋,满是青春活力。
“崔姝阿姨,我今天约了欣欣和妮妮去老街玩,中午跟她们一起吃,就不回来啦!”
崔姝正站在灶台前,用勺子轻轻搅动锅里的小米粥,粥面泛着淡淡的金黄,上面飘着几粒枸杞。
旁边的白瓷盘里摆着刚煎好的荷包蛋,边缘煎得焦香,还撒了点细盐。“知道啦,早去早回,路上注意安全。”
她把粥盛进青花瓷碗,又从竹篮里拿出两个用油纸包好的糖糕,递到苏锦手里,“这是昨天刚炸的,还带着点芝麻香,路上饿了吃,别跟朋友疯玩忘了时间。”
沈亦舟也跟着下楼,他穿着件灰色的连帽卫衣,里面搭着白色T恤,手里拿着手机,屏幕还停留在和爸妈的聊天界面。
昨天沈妈妈特意发消息叮嘱,让他多看着苏锦,初七开工日人多手杂,别让她在外面闯祸。
“我跟你们一起去,正好帮你们拍点照片,昨天答应给公众号更乌镇开工日的推文,正好借今天的素材。”
苏锦眼睛瞬间亮了,连忙拉着沈亦舟的胳膊:“好啊好啊!有你在,咱们还能去老街那家文创店逛逛,我想给妮妮买个乌镇的纪念章,她第一次在乌镇过初七,肯定想留个念想。”
三人收拾妥当,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陈欣欣背着双肩包跑过来,书包带子上挂着个哆啦A梦的毛绒挂件,是苏锦去年生日送她的,洗得有些发白,却被陈欣欣宝贝得不行。
“锦儿!亦舟哥!你们来啦!妮妮已经在老街的‘老杨茶馆’等咱们了,她说给你带了萍乡的酸枣糕,是她妈妈亲手做的!”
“走,咱们快点!”苏锦拉着陈欣欣的手,脚步轻快地往老街走,沈亦舟跟在后面,手里举着相机,时不时按下快门。
拍巷口早点铺前排队的街坊,拍挂着红幅的商铺门楣,拍提着菜篮、穿着新衣的老人,每一张照片都透着开工日独有的鲜活烟火气。
老街比平日里热闹不少,虽然不少年轻人已经返工,但留在乌镇的街坊、趁着假期尾巴来玩的游客,还是把青石板路挤得满满当当。
糖粥铺前的队伍排到了巷中间,老板手脚麻利地盛粥,还不忘给每个碗里多撒一勺桂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