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83章时间带来的变化(第1/2页)
国庆节刚过,很难得没见到以往的秋高气爽,天色反倒是显得有些灰白。
天低垂着,不似要下雨的样子,却也不肯放晴,云絮薄薄地铺满了,仿佛一顶灰青的纱帐,笼盖着四野。
研究所的湖水此时沉静了,浮着几片睡莲叶子,微微地绿着,倒映着灰白的天光,水色显得深了些。
风是吝啬的,只在湖面轻轻揉皱了水波,随即又平复如镜。
湖边几棵老柳树,垂着长长的枝条,纹丝不动,仿佛也在这微凉里凝神屏息,成了画里的水墨。
空气里湿气很重,仿佛伸出手去,便能攥出一把水来。
人在这空气里行走,好像衣服都会微微粘在皮肤上,不沉重,只像是浸在无形的薄雾里。
湖边青砖铺的小径上,隐约浮着些水印子,洇出深色的痕迹。
倒是不滑脚,只是湿漉漉地印着行人的鞋痕。
树叶子绿得极深,叶尖上时不时凝起些细小的水珠,一颗颗坠下,无声地融入泥土中去。
研究所的玻璃幕墙,映着灰白的天色,显得格外清冷。
楼内的人,无论穿单衣还是薄衫,坐在桌前久了,指节间便隐隐沁出些凉意。
若偶一抬眼,瞥见窗外一片灰蒙,会有一种夏天已经过去的错觉,实则大概率还要再热几天。
U1栋三楼,李俊涛站在整面落地窗前发呆。
楼下人工湖面平静得像块深绿色的玻璃,几尾优雅的黑天鹅正无声地划开水波,从容得仿佛这片天地的主人。
这画面本该让人心静,落在他眼里,却只衬得心底那片挥之不去的焦躁更加鲜明。
他想起今早在电梯间的偶遇。
电梯门“叮”一声滑开,里面站着陈默。
笔挺的藏青色西装裹着依旧清瘦却已蕴满力量感的身形,一丝不苟。
只是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上,眼下两抹淡淡的青痕泄露了主人连轴转的疲惫。
两人目光短暂交汇,陈默嘴角习惯性地向上牵了牵,算是招呼。
李俊涛喉咙动了动,那句卡在嗓子眼的“默总”终究没喊出来,只化作一个略显仓促的点头。
电梯下行,狭小空间里只有机械运转的低鸣。
陈默身上那股淡淡的男士香水后调气息无声地弥漫开来。
李俊涛盯着锃亮如镜的电梯门,看着里面那个穿着普通程序员格子衫、头发被空调风吹得有点乱的自己,和陈默那道挺拔、沉静、已然浸透上位者气场的剪影并排映着。
判若云泥。
心头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涩意,又悄然冒了头。
他怕兄弟过得苦,也不怕兄弟开路虎。
但他怕兄弟既开宾利又开迈巴赫啊!
他想起自己刚调来IT运维支撑部那年,好像是2015年底吧。
那会儿刚从IT审计部那个憋屈的泥潭是跳出来了,可一脚踏入的,是陈默光芒万丈的领地。
“涛哥,陈总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部门秘书周晓楠清亮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这声音像根针一般瞬间刺破了李俊涛游离的思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3章时间带来的变化(第2/2页)
他猛地回神,办公区里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如同骤然涨潮的海水,一下子灌满了耳朵。
格子间里,每个人都像拧紧了发条的精密部件,空气里飘荡着提神咖啡的焦香和一种无形的、绷紧弦的压力。
“好,这就去。”李俊涛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翻腾的杂念,转身。
穿过A区开放办公区,隔着磨砂玻璃墙,他瞥见张福全正站在一间小会议室的投影幕前。
白光照亮了他半边侧脸,曾经标志性笑呵呵的脸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
他手中的激光笔在投影幕布上快速移动,红点精准地跳跃在一个复杂的系统架构图上,语速快而清晰。
“关键点在这里,上游供应商接口的并发阈值必须重新评估,双十一的峰值不是开玩笑......”张福全的声音透过没关严的门缝隐约传出。
李俊涛脚步没停,心头却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
连那个曾经跟在陈默身后、总是说自己太想进步的张福全,如今彻底褪去了弥勒佛的模样,越发能在华兴独当一面了。
前段时间更是成了能对着重要系统技术架构挥斥方遒的三级部门部长。
时间,或者说跟在陈默身边的时间,真的能彻底重塑一个人。
走廊尽头,那扇深胡桃木色的门上方,“信息技术部总监办公室”的铭牌如今已换成了“集团IT总裁办公室”。
李俊涛在门前定了定神,才抬手敲门。
“进。”
推开门,熟悉的场景映入眼帘。
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一角,那只李俊涛曾见过无数次的感温变色茶杯正袅袅升腾着热气。
杯壁上,千里江山图的青绿随着茶汤的温度缓缓晕染开来,苍翠欲滴,与办公桌后方墙上新挂的一幅水墨《临川思梦图》遥相呼应,沉静中透着股文人式的疏阔。
陈默正埋首在一份摊开的文件里,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发出节奏稳定的嗒嗒声,头也没抬。
这个办公室他确实很熟悉了,发小虽然一直升职,但永远都是只换了办公室外的铭牌,没换办公室。
“坐,自己倒茶。”陈默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哑,应该是带着熬夜后的疲惫,
但语调是惯常的随意,仿佛他们还是当年蹲在家属院墙根下分享一包辣条的发小。
李俊涛依言在对面宽大的真皮沙发里坐下,没去碰茶具。
目光扫过陈默腕间那块低调却掩不住奢华的百达翡丽复杂功能腕表,表盘在窗外透入的天光下折射出碎芒。
这玩意儿,搁在当年他们窝在游戏厅打《拳皇97》,为凑够买一瓶汽水的钢镚发愁的岁月里,简直是天方夜谭里的物件。
而少年时两人蹲在大院墙根,对着《灌篮高手》杂志封面流口水,讨论着攒多久零花钱才能买双像样的篮球鞋时,恐怕打死也想象不到,有朝一日其中一人腕间能随意戴着价值一套房的东西。
“怎么样?汇报给徐双龙,还适应吧?”陈默终于从文件中抬起头,捏了捏眉心,看向李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