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阁臣尚书亲自下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受贿之迹早已是路人皆知。”
    “你本就没资格出席这廷议。”
    “陛下要做的第一要务就是应该先办了伱这奸贼,以快天下人心!”
    蒋冕这也算是与王琼剑拔弩张了。
    王琼只是冷笑。
    他知道江彬一倒台,他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他现在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便在这时直截了当地承认说:“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我的确做了自污之事,与权奸媾和,阁老可以不理解我忍辱负重之心,但是,你们呢?”
    “你们就那么干净吗?!”
    王琼突然振袖而厉声问了一句。
    朱厚熜这时不由得在后厅暗笑了起来:“越来越精彩了,阁臣尚书都下场了。”
    不过,朱厚熜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借仁义之名,带了二十余万流民进京,要杨廷和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们安置这些流民,结果虽然没有让杨廷和被迫做更深度的改革,分权贵豪右之利于民,但还是加剧了文官们内部的斗争。
    他即位后下旨开的第一次廷议,就因此火药味浓烈,阁臣尚书亲自下场争辩。
    且说。
    前厅这边,王琼大声诘问了这么一句后,蒋冕等都哑了,只鼓着腮帮子喘气。
    毛纪见蒋冕被王琼怼得语塞脸红,也就不禁微微叹息,然后把话题往别的地方上引:
    “但按祖制,自洪武二十六年后,北方之新垦之田永不起科,一旦清庄田就等于要起科,不然就不算公正,可要起科便是违制,犯祖宗成法。”
    拿贪污说事,的确容易扯不清。
    毕竟满朝文武,的确没几个干净的。
    就算是正直的官员,也会为了维持衙门基本的运转,而不得不拿非俸禄外的不正当收入补贴衙门正常开支。
    这是大明王朝普遍公共预算不足后所存在的普遍现象。
    所以,毛纪也就干脆提到了一个不能清田的别的理由。
    那就是祖宗成法要不要遵守的问题。
    王琼现在是反杨廷和一党反起了劲,也就继续呵呵冷笑说:“你们也好意思提祖制?”
    “真要提祖制,真要遵守祖宗成法,那就该把贪污六十两以上就剥皮楦草的祖制恢复了!”
    “我王琼可以为此先被剥皮楦草。”
    王琼说后就直接看向杨廷和:“可诸公敢吗?”
    杨廷和沉着脸没有回答,只看向了次辅梁储。
    但梁储这时闭着眼,仿佛已经睡着。
    朱厚熜倒是在后厅忍俊不禁起来,他不得不承认,王琼战斗力还是可以的,居然还会玩起滚刀肉的方式来,完全没半点文臣士大夫该有的体面讲究,不愧是正德的宠臣。
    “元辅!”
    “下官无意挑起内讧,实在是在听新科贡士之言后,颇有所悟,故才今日力主清田。”
    “对于以抄兼赈,下官认为的确不当为安民之良策。”
    夏言这时则在杨廷和没有回答时,主动对杨廷和拱手作揖,然后说起自己的意见来。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请元辅三思!”
    “也请诸公三思!”
    “抄家容易,清田难,为政者,岂能只求易舍难而不管将来利害?”
    “下官话说完了。”
    夏言说后就退了下去。
    杨廷和听后则做出了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
    而一直神游物外,仿佛在这样的吵闹环境都能睡着的梁储这时倒猛睁开了眼,看向了夏言。
    “此人大才!”
    “让东厂锦衣卫暗中保护一下!”
    “是!”
    朱厚熜则在这时起身,对魏彬吩咐了起来,然后就手持鎏金木锤,敲了铜磬一下。
    咚!
    顿时,铜磬就响在了文华殿。
    清亮铿锵。
    震耳欲聋。
    廷议诸臣们,因此不由得往帘屏处看了过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