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严刑拷打,太监丘聚死到临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德十六年九月初五日。
    阁臣九卿。
    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
    翰林院、国子监与五寺正堂官与科道言官。
    皆由礼部尚书毛澄领衔,在正式集议后,一起联名上疏,请以张璁之论,称孝庙为皇伯考,慈寿太后为皇伯母,加兴献王帝号,尊兴王妃为太后,称兴献王为皇考,兴王妃为皇母,
    “好!”
    朱厚熜拿到这联名奏疏后,赞了一声。
    这是他想要的结果。
    因为这道联名疏,意味着护礼派大部分官僚总算认输。
    朱厚熜知道这跟首辅梁储没有选择站在自己对立面,燮理得当有关。
    从而……
    避免了历史上的结果。
    历史上。
    首辅杨廷和带头逼天子认孝宗为皇考,整的皇帝不得不亲自下场。
    导致双方冲突更加激烈。
    议礼派落得个皆是奸臣之名。
    护礼派也彻底被议礼派恨上。
    乃至。
    议礼派领袖张璁,因此对护礼派官员起了应激综合征。
    历史上,张璁因为被护礼派谋害不说,还被护礼派泼脏水,疯狂抹黑,叩奸臣的帽子,而变得比嘉靖这个皇帝还恨杨廷和等护礼派。
    嘉靖有时候想要缓和一下和护礼派的矛盾,启用一些还算正直的原护礼派大臣。
    张璁等就如被抓住了尾巴的猫,直接闹着要辞官,逼得嘉靖皇帝因为更需要议礼派这个基本盘保证皇权,而不得不也一直强硬对待。
    朝廷内部矛盾因而就越来越激烈,最终还因此影响到了皇帝个人的安危和子嗣的健康。
    现在,护礼派大部分人总算认输。
    这种情况也就得以避免。
    “果然善理政者,无赫赫之名。”
    “这当家,还是得用老人!”
    “但得用公忠体国的老人,这样做事就老成,就不惹乱子!”
    朱厚熜因此在再次召见阁臣九卿们时,笑着说了起来。
    朱厚熜这话,让蒋冕、石珤等一开始主张皇帝认孝宗为皇考的阁臣九卿们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们知道,皇帝这是要继续重用他们的意思,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还不会失去权力,他们的子孙也还不会失去朝廷的恩荫。
    梁储也因为天子肯定了他燮理阴阳的功劳,而深感欣悦,知道自己没有白费心思。
    陛下到底是明君,是理解老臣心的。
    “比如像刑部尚书赵鉴、给事中张翀这些人,就惹了大乱子,欺君不说,还图谋不轨!”
    “必须严办!”
    朱厚熜这时又提到了赵鉴等图谋联合几个勋贵暗杀张璁等激进护礼派。
    语气严厉!
    而赵鉴等此时已被朱厚熜下诏狱。
    对于赵鉴等犯事文官,朱厚熜已将他们定性为逆臣,等待他们的只会是身死家亡。
    朱厚熜在说完后就让司礼监批红了这道定大礼的疏,而让内阁拟定大礼诏旨,颁于天下。
    至此。
    大礼正式确定下来。
    朱厚熜不需要改认孝宗为皇考,只继统不继嗣。
    这意味着向天下人宣告,他不会恪守孝宗之制。
    这不得不说是一场胜利。
    这场胜利,张璁立了大功。
    故朱厚熜下旨,以他定大礼为由,擢为少詹事充经筵讲官,正式成为天子师傅。
    但朱厚熜知道,这场胜利,张璁只是提供了理论武器。
    而真正保障这场胜利最终出现的,还是因为朱厚熜握有了京师最强的兵力。
    这其中。
    武定侯郭勋等勋贵这次大议礼事中功不可没。
    不过,朱厚熜一开始没有料到惠安伯张伟、安边伯许泰也会倒戈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他还是早就准备了自己直统的兵马,准备带着郭勋等直接血拼一次的。
    为此。
    朱厚熜专门召集阁臣九卿与领兵勋贵到御前,直接摊牌。
    而且。
    他在看见镇平伯陆永、平凉伯马山、宁晋伯刘钊拒绝支持自己时,已经准备先让锦衣卫拿了这些不支持自己的勋贵,然后兴兵镇压他们那些忠诚于他们的心腹将领与这些人的私兵的。
    但现在,因为惠安伯张伟、安边伯许泰倒戈,朱厚熜倒是不用直接兴兵,来一场血流成河的军事镇压。
    然而。
    镇平伯陆永、平凉伯马山、宁晋伯刘钊的亲信旧部还是要处置的。
    他们既已不忠,那他们底下的人自然也不能再留。
    否则。
    朱厚熜就算不上是彻底掌控了京师兵力。
    且说。
    在谋害张璁等议礼派官员的官僚被抓后。
    朱厚熜就下了旨。
    让郭勋和伍文定带着桂勇、周尚文、戴仪所率兵将,控制京营大教场,清理与整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