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卧室之中,夏天轻轻抱着筠姐:“怎么还哭了?”
    筠姐一边笑着一边落泪,“好像在梦里一样。”
    “如果又是梦的话,这次不要醒了,不要再醒了。”
    “不是梦的。”夏天抓着筠姐的手放在自己脸上,“不是梦,是我。”
    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出此下策了??“别哭了,一会儿再哭。先看看为夫的完全体~”
    筠姐一看吓了一跳,果然还在长身体……
    ……
    十年等待,十年期待,十年欲念!
    那真是,干柴烈火不足以形容,那是天雷地火啊!
    火一直烧,熊熊燃烧,翻来覆去的烧,各种姿势的烧~
    “我可是为你守了十年活寡,该你报答我了~”筠姐的脸贴在夏天胸肌上,火烧一样热!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报答,必须狠狠的报答~”
    “等等,等等,不要你报答了,够了够了!”
    “那不行!必须报答!”
    “明天,明天再报答吧!”
    “明天还有明天的报答呢~”
    “你别动了,让我好好感受一下。”
    “感受什么?”
    “感受你的心跳。”
    后来根据一位狗仔的报道:别墅卧室床头灯熄灭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两点多了!天儿哥威武~
    ……
    第二天五点多,夏天的生物钟把他叫醒。
    夏天看了一眼身边的筠姐,她睡得还沉呢!
    虽然也34岁了,但毕竟只有那么一段十几天的……经历,十年时间那还不跟最初一样啊!
    又有兴致又怕疼,折腾了好久呢!
    夏天轻轻拨开筠姐散乱的头发,看着她沉睡的脸。
    连睡梦中都在笑呢!
    说起来,筠姐鼻梁并不高挺,眼睛也不是很大,论颜色算不上什么绝色的女子。
    但只要是与其接触的人,总是会很喜欢。
    乃至于越看越可爱,越看越爱看!
    这绝对不是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毕竟全世界喜欢她的怕不得几百万人!
    夏天想了想,有了一个解释。
    明末清初有一个叫李渔的人,被后世认为是文学家和美学家。
    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专门讲解清朝生活经验。
    林语堂评价此书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食色,性也。”
    “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自古以来,不管在哪个朝代,人人都喜爱美人。
    但是美人有何判别标准呢?
    《闲情偶寄》中《声容部》一章,专门讲女性的仪容审美问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仪容美学著作。
    李渔在书中称自己见过的绝世美女不多,但是对如何判别美人这件事,兴致颇高,也有一番独到见解。
    李渔对于美人的标准,分成选姿、修容、治服、习技四部分。后边三个且不谈,单说选姿。
    在《声容部?选姿第一》中,李渔就谈到了如何判别和挑选美女。
    他提出了自己对于女性的审美观念和原则,并在肌肤、眉眼、手足和态度四个方面详细论述。
    所谓:下美在貌,中美在情,上美在态。
    什么是“态度”?李渔在书中的解释是“媚态”。
    铺开雪浪宣,提起羊毫笔,墨色氤氲中,最重的笔触,便是这媚态。
    而“风情”一词往往与刻意诱惑沾边,相比之下,“媚态”更显得不经意,平添了几分可爱。
    李渔用词精准啊。
    李渔十分看重媚态:“女子一有媚态,三四分姿色,便可抵过五六分。如六七分姿色而无媚态之妇人,与三四分姿色而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处,或与人各交数言,则为媚态所惑。”
    如同画上的美女,比起活人好看十倍,但不足以摇荡人心,让人相思。
    原因就是缺少“媚态”。
    所以说,态度是“死”美人与“活”美人的分界线。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恒娘》,恒娘就是非常美貌的大老婆,但她这么好看,老公还是要娶小老婆。于是,就有名师上来指导她说:子虽美,不媚也。然后,教她挽救婚姻的几个妙方……
    这个“媚”字,就是刚才说的那个意思,应该是李渔所提倡的“态”。
    态度这一节,李渔没有给辨识之法,倒是给了一个可作为参考的榜样,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
    李渔有次春游遇到大雨,躲在一个亭子中。
    亭子里有许多女子,姿色不一。她们都急于躲进亭子里,且不断抖擞衣衫,不顾仪态。
    只有一个穿着素衣的贫妇,站在亭子靠外的地方,任凭衣衫被打湿,亭亭玉立,颇有风雅。
    雨稍停时,人们纷纷离开,只有她依然留在亭中。
    人们出去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