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搪瓷茶缸喝了一口水,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然后具体举例:“就拿尿素来说吧。计划内的平价尿素,国家定价是25块钱一袋,这个价格农民能接受。但问题是,平价肥需要凭指标购买,数量有限,根本不够用!农时不等人啊,追肥就在眼前,大家等不起。没办法,只能去买议价肥。可议价肥的价格……翻了一倍还多!要50多块钱一袋!这还只是尿素,复合肥更贵!农民种一亩地,光化肥成本就得大几十!再加上不让留种子、农药、柴油、机耕费、公粮……辛辛苦苦干一年,落到手里还能剩几个钱?要是算上人工,那就是白忙活,甚至倒贴!”
看众位领导都在做记录,黄修国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最关键的是,咱们市农资开发总公司供应的议价肥,价格比社会上一些私人渠道的还要贵!县里的农资公司的进货价格比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便宜不了多少,压货压得公司都压垮了,咱门的群众意见很大啊!新闻上说的25一袋的肥料,咋买不到。胆子大的,当着面就骂党委政府糊弄人!”
黄修国听着,眉头渐渐锁紧,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他看向黄修国,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隐隐的怒意:“伟正啊,不应该吧?省里定的平价肥指标比例是1:3,也就是平价肥占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市里也应该是按这个比例往下分配的。市场供应虽然紧张,但平价肥不应该这么难买啊?你们县里拿到的平价肥指标比例是多少?”
黄修国叹了口气,声音带着无奈说道:“省长、书记,说出来你们都不信,我们县里拿到的平价肥指标比例……是1:9!而且,就算有指标,供销社和农资开发总公司那边也经常说没货!群众拿着指标买不到平价肥,只能干着急!追肥季节就那么几天,错过了就影响产量!大家没办法,只能咬牙去买高价议价肥!这明摆着是逼着群众多花钱啊!”
“1:9?!”于伟正书记的声音陡然拔高,他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桌上的茶杯都晃了晃。整个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胡闹!简直是胡闹!”于伟正脸色铁青,目光能刮肉一般扫过全场,“省里定的1:3,到了县里就变成了1:9?!这中间差的6成指标,肥料去哪里了?省里给县里配的平价肥指标哪去了?!嗯?!”
于伟正转头,盯住坐在旁边的市长张庆合,声音很是严肃的质问:“庆合同志!你是市长!这农资供应、指标分配,是政府口的工作!怎么回事?!问题出在市里,怎么上传下达变成了欺上瞒下?!农业局的胆子也太他妈的大了!没有王法了啊?!这是要喝农民的血吗?!”
张庆合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他作为市长,主管经济工作,农资供应这块虽然不是他直接抓,但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难辞其咎。他张了张嘴,想解释什么,但看着于伟正那几乎要喷火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终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和满脸的尴尬,声音干涩地承认:“书记……这事……农业局……”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非常明确——问题出在市农业局。
岳峰副省长一直沉默地听着,脸色也变得异常凝重。他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漂浮的茶叶,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从东原一步步干上来的老农业,此刻内心已是波涛汹涌。他轻轻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接触时发出“嗒”的一声轻响,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他缓缓开口算道:“1:3的指标,执行成了1:9……平价肥买不到,议价肥价格畸高……农民种地,本就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