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1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广播里,周海英的声音带着一种温和却不容置疑的批评意味。
    黄修国侧过身,低声道:“这位周组长,刚恢复工作没多久,在广播里公开这样点一个县委县政府的名,做法……挺少见的。”
    我微微颔首,表示听到了。看着建筑越来越少,冬小麦越来越多,心里的思路马上开阔了一些。吴香梅和方建勇,能在东原政坛立足,很大程度上仰仗其父辈方信在省政协的影响。如今方信退休,钟毅书记也退居二线,吴香梅的日子自然不如从前好过。周海英此举,未必不是看准了这点,借“三学”敲打,背后或许还有更深的水。这些念头只在心中一闪而过,不足为外人道。官场沉浮,起起落落,本就是常态。
    车子驶离城区,进入城关镇地界。道路两旁的田野逐渐开阔,冬小麦的麦苗在春风中舒展着略显枯黄的叶片,远远望去,像铺着一层黄绿色的绒毯。几场去冬今春的瑞雪,显然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宝贵的墒情。
    车子在一片地势较高的麦田边停下。我们一行人走下桑塔纳,田间的泥土气息混合着青草的味道扑面而来。城关镇西街村的支书黄志修和几个村干部早已在地头等候。
    冯国斌蹲下身,仔细查看墒情和麦苗长势,抓了一把土在手里捻了捻,又拨开麦苗看根部。“墒情确实不错,”他站起身,拍拍手上的土,对我和黄志修说,“县长啊,年前那几场雪是下到根上了。不过苗情看着还是有点弱,分蘖不足。现在返青期,肥水管理要跟上。”
    黄志修忙问:“冯局长,您看现在能浇水追肥不?”
    冯国斌摇摇头,指着远处略显阴沉的天际:“不行啊。气象预报说后天开始有股较强冷空气下来,气温要降。现在浇大水,地温降得快,麦苗容易受冻害。特别是弱苗,更扛不住。等这股寒潮过去,等个两三天,气温稳定回升了,到了3度以上再小水缓浇返青水,配合着追点氮肥。记住啊,千万别大水漫灌!这地现在看着湿,下面冻土层还没完全化透,大水一冲,容易沤根,那就麻烦大了。”
    “哎,明白明白!小水缓浇,不漫灌!”黄志修连连点头,对身边一个年轻村干部交代,“记下来,回去马上在大喇叭上通知各家各户!”
    我站在田埂上,听着冯国斌专业细致的讲解。在农业生产上,我是个外行,深知外行指挥内行的危害。所以,多看,多听,少说。我指着旁边一块规划出来的田地问:“这块就是准备套种西瓜的试验田?”
    “是啊,县长!”黄志修赶紧回答,“按县里和冯局的规划,选的都是沙性土、光照好的好地块。种子和地膜都联系好了,就等节气到了下种。”
    “好,”我点点头,“这是新尝试,技术指导一定要跟上,多跟咱们农技站的同志沟通。成功了,就是给乡亲们增收趟出一条新路。”
    向建民表态道:“县长放心吧,我们现在是两手抓,一手抓三学活动,一手抓生产啊。”
    离开城关镇,两辆车又颠簸着驶向马关乡。平水河水库的修建工地,远远就能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巨大的工地上,简易的工棚区已经搭建起来,冒着袅袅炊烟。几口大锅支在露天的河堤旁边,几个大爷正忙碌着准备午饭。工地各处,鲜红的横幅迎风招展:“深入开展‘三学’活动,争当水库建设排头兵!”、“学讲话、鼓干劲,确保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建设东洪利民工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