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踽踽凉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北王齐烈与顾侯相继殒命后,他便就躲藏在天瑙城外的山洞中,这一躲就是整整九十一天。
    他每日都抱紧着头,在面部极度狰狞扭曲下,感受着自己渴望求生的呼吸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洞中毫无声息,密不透风的环境更使人满目绝望。
    他一向不喜欢安静,尽管他一度渴望轻松安逸,可一旦周身寂静,便感万分孤独。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孤独,它就犹如深不见底的黑洞,处处皆充斥着死亡的气息。
    为了不使自己彻底陷入黑暗,每到洞口落下最后一抹余晖时,他都会咬破指肚,在石壁上留下一道血痕。
    也唯有如此,他才能在翌日亮起光后,知晓自己还活着。
    他一共留下了九十一道血痕,每一道都好似划在他的心头,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恐惧。
    他恨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日子,更恨自己连为父王、母妃收尸的权利都没有...
    那时的他就像是只能活在阴暗中的老鼠,且还是人人喊打喊杀的“过街老鼠”。
    他不知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也不知坚持的意义在哪...
    世人皆在竭尽全力去寻找某种平衡,所谓平衡,可以是交换,也可以是想要得到。
    有人会为生活而坚持劳碌,也有人为了爱一场而付出全部,亦有人兢兢业业只为能得到赏识。
    久而久之,坚持也被捆绑上了功利与野心,更附加上了别有目的和居心不良。
    更可怕的是,“坚持”在已被世俗渲染得如此复杂,亦被附上种种前提条件的情况下,还有人不肯罢休。
    ——多得是自命不凡之人自说自话,她们以添油加醋的方式,述说着各种“为人好”的理念,唯恐不能使“坚持”发挥到极致。
    而,齐麟的坚持却只是坚持。
    “有些年头了吧...却又如昨日般清晰...因为本王始终都觉得父王和母妃未曾离去过...”齐麟眸光渐痴,声已无力,“本王曾在一山洞中生活过一段日子,走出山洞后虽有了复仇的念头,却也得了一场怪病。”
    “哦?”慧娴师太轻呼,“那是怎样的怪病?”
    “本王不知...”齐麟迟迟低吟,“本王只知每次发病,都如被剥离了灵魂一般,只有无尽的黑暗,见不到一丝光亮...”
    慧娴师太,缓叹道:“世人总认为肉眼可见的光亮才是光亮。其实,光亮一直都在心中,每一人的心中都有一抹别人挖不走的光亮。”
    “是啊,光亮的确在心中...”齐麟,缓慢地说,“现下本王也已明白,自己为何会在山洞的石壁上留下九十一道血痕了,那并不单单代表本王在洞中生活了九十一天,也是一种内心最深处的呼唤,迫使着自己不得不这样做...”
    慧娴师太沉寂了片刻,轻声道:“每日留下一道血痕,应是自身激发出的潜意识想让王爷坚持下去。只因,王爷的潜意识中依然保留着要为老镇北王和顾侯爷报仇雪恨的决心。”
    齐麟,淡淡一笑,“这就很玄妙了...本王在山洞中的那段日子,明明内心空空如也,只想在洞中了却余生...潜意识却支配着本王的身体划出着道道血痕,想要使本王坚持下去...”
    ——他说的没错,很多时候深藏在骨子里的东西是抹不去的。
    ——坚毅之人自会挺过去,骄傲之人也自会去抗拒。
    慧娴师太,笑道:““坚持”从无因果关系,它一直都独立存在着,只是世人给予了太多附加条件,使得坚持不再纯粹。”
    ——她也说的没错,自古以来“坚持”都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词汇,它压根就无因果关系。
    那一定就有人不解了,既然不为任何,那坚持不也就没任何意义了吗?
    其实不然,“坚持”是永远不能有原由的,一旦有了原由也会迫使想要坚持之人成为俗人。
    ——怎么说呢,在绝大部分人觉得没意义的情况下,都会有所改变。
    ——而,那个始终不变的人又往往能活得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俗人是不会相信奇迹的,世俗之人也活不出什么奇迹。
    按部就班的生活本就如此,奇迹也只会出现在传说中...
    可,奇迹又是真实存在的,到底怎样才能活出自己的奇迹,说到底还是“坚持”二字。
    《新唐书·元澹传》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魏氏病群言之冗脞,采众说之精简,刊正芟砻,书毕以闻,太宗嘉赏,录赐储贰。陛下纂业,宜所循袭,乃制诸儒,甄分旧义。岂悟章句之士,坚持昔言,摈压不申,疑于知新,果于仍故?
    由此可见,坚持是一种秉性和态度,代表着对一件事的始终如一。
    其中“采众说之精简,刊正芟砻,书毕以闻”,也表示着一人的习惯,已成为常态。
    再认真说起来,坚持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