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02章乡思(第1/2页)
愿意听故事,这好办,李承乾自己的八卦之心也不小,别的国家的历史,现成八卦,一直都是他的电子榨菜。
听李承乾讲完印度神话,李世民不禁感叹:“你说了这一堆,我对玄奘大师都不抱什么希望了,那样一片国土孕育出来的宗教,能是什么正常的宗教。朝廷下场支持,迟早要被其反噬。”
李承乾沉默片刻,尴尬一笑:“所以,您猜一下,历史上为什么会有灭佛运动?”
“那有没有灭道?”
李承乾道:“这个打压的更狠。”
李世民道:“道家清静无为,怎么也被打压?”
李承乾暗道:李唐认祖李耳,自己排的戏,演久了假戏真做,真当道士都是与世无争的。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虽是后人杜撰,不过也颇为符合道家行事风格。”
李世民问道:“哪一句话?”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贫道张角,请大汉赴死。”
言简意赅,李世民秒懂,和尚只是贪财,道士是造反,如此看来,后面那个更应该压制。
“父亲当年打王世充,不就有个道士说您有天命,如今您是大唐的陛下。那位道长是否招摇撞骗,臣不知道,可您就说这是不是事实?”
李世民笑笑,巧合也好,有真才实学也罢,一旦预言成了现实,就有机会成为动乱的来源。
“比起倭国的乱伦史,印度这个都不算啥,毕竟印度只是神话,倭国是真的做到了兄妹通婚,母子通婚,父女通婚,爷爷娶孙女儿。”
“真的吗?”
李承乾点头:“比四个九的金子还真。”
“讲来听听。”
李承乾侃侃而谈,讲起了倭国的乱伦史。
李世民听完,不禁感叹了一句:“你之前同我说,曹操养贾诩,每次觉得品德上有奎,找贾诩谈一谈,发现自己是个君子。听你说完倭国的乱伦史,我觉得印度都正常了许多。”
李承乾沉默片刻,他不赞成皇帝的观点,强iian蜥蜴、母牛和山羊,摩托车排气管等等,相对而言,日本只是皇室被神话之后,出于政治考量的变态,印度单纯就是变态。
“这个印度能成为一个国家,他们的领导人,应该也有不少故事的。”
说到领导人,不得不提甘地,李承乾继续讲甘地的生平故事。
李世民的三观再次被刷了一遍:“靠绝食抗议要求别人同意他们建国,按照这个思路,我到玄武门去绝食抗议,李建成是不是要把太子之位双手奉上?李元吉更是羞愧的要去自裁了。
华夏人让倭人杀掉两万万,就能唤醒倭人的良知,让他们回到倭国,华夏就能重新富强。我实在理解不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怎么会是这种玩意儿?还圣雄?”
李承乾道:“这个国家,给人的感觉,就是抽象。”
李世民道:“印度和华夏交过手没?”
李承乾讲到了一九六二年的中印战争,李世民问道:“三十二天结束战争,为何不直接灭了这个国家。”
“这个要说到当时的世界局势,两极格局,毛熊国和鹰国争霸,华夏正处于被这两国排挤的逆境。战线拖长了,印度会得到这些源源不断的军事资助,那就成烂仗了,打烂仗很容易拖垮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2章乡思(第2/2页)
从印度的角度出发,此前印度失去国家主权将近两百年,印度人的民族自信心十分涣散。当时的印度领导人选择发动战争,有一个目的就是建立民族自信心。
战线拉长了,印度得到援助,当时的印度领导人会成为救国者,激励印度人民奋起反抗。华夏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能够高度集中,和近代的战争有很大关系。
近来华夏外来的侵略和殖民,有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里,抵御外辱,成为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的利益,间接推动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塑造。
所以,将人打回去,顺便推了对方的京师,给足了威慑,又不至于把自己拖入困境,迅速撤军,是最好的举措。”
李世民道:“被外族统治了将近两百年,都没有形成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一场战争就想塑造?”
李承乾:“历史背景不一样,印度的独立,短暂给了印度人空前的信心,凝聚起了印度涣散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印度需要一场战争胜利,去维护和加固成果。印度当时的领导人,比不上尖端国家,但也不是什么特别废物的草包。”
李世民突然想起之前李承乾哼的调子:“那个《mengtUOling》,当时你哼唱的时候,我觉得调子很悲凉,你说这首歌跟大毛的老祖先有关,是铭刻进华夏儿女灵魂的血泪,这个大毛和毛熊什么关系?”
话题跳转的有些快,李承乾沉默瞧了,又讲起了《mengtUOling》的歌曲背景,作为华夏祖宗的李世民,在听完故事之后,竟也忍不住落泪。
生活在大一统观念的国家里,无论在哪一个历史阶段,国家沦丧,都是能够引起人的共鸣。
“我只听了那个调子,歌词你还记得吗?能不能给我唱一遍?”
没有问题,只要皇帝不找他事儿,唱歌算什么?
音乐牵动人的感情,唱着唱着,李承乾竟然也落泪了,他在那一段历史里面的记忆纷至沓来,痛苦已经远去,伤痕却永远刻在了灵魂深处。
二人哭过一场,李承乾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一声,尴尬的他老脸一红。
“父亲,臣去小厨房,做几样吃食,您也早些回甘露殿用膳吧!”
李世民道:“你这里的庖厨,没学会你喜欢的菜式?”
李承乾道:“他们学会了,但学的不太像,平常上朝,臣没时间动手也不挑人的膳食。不上朝了,有时间动手,臣还是喜欢自己做。”
李世民不言,远在异时空,能吃到故地的饭菜,是情感的寄托。李承乾哪里是喜欢做菜,是借做菜,怀念未来那个时代的人和事。
“你上次说的什么避风塘炒蟹、空心琉璃丸子、小酥肉、狮子头、芙蓉鸡片、芙蓉豆腐、文思豆腐、雪花鸡淖……暂时我就想起这几个,我都要吃。”
李承乾暗道:皇帝胃口可真不小啊!
“父亲,我可以做,但您可要等上一段时间了。”
李世民两手一摊,满脸云淡风轻。
“你随意,今日我有的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