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被人蒙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些人嘴上说是为了古法,为了大明,实际上却在搞徇私舞弊,为自己人捞取功名。
    这陛下要改革,尚且如此抗旨,就为了给门徒亲戚捞一个功名。
    若陛下不改革,这些年里,世世代代,这些诗书传家的大儒、学者,难道就如此清白吗?
    “科举舞弊之事,朕会彻查。”朱祁钰声音冰冷。
    “一旦牵连,皆斩立决。天下所有州县,任何敢于阻拦改革者,皆杀无赦!”
    “退朝!”、
    退朝后,诸多与科举有关的文臣,都是窃窃私语。
    “若陛下不改革,这些年里,世世代代,这些诗书传家的大儒、学者,恐怕是年年都在其中操作些什么。”
    “不错,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迂腐!我看这些大儒桃李满天下,声誉、势力都很大,本来没觉得什么,现在想来,其实这其中都有利益运作,这种人怎么能让他们当考官?”
    “是极,想来那些所谓诗书传家的家族,一代代都有人考入朝中做官,本以为是教育好,实际上今日方才明白,都是有舞弊在其中!”
    “或明舞,或暗弊,若不是陛下推行科举改革,恐怕这些人还要隐藏,都是大明的蛀虫,毒瘤!”
    朝野之中,议论顿起。科举舞弊案,每一朝爆出来,都会血流成河。
    这一次被发现,立刻十几个大儒的性命,就犹如草芥.0
    东厂直接彻查,各个州县人头滚滚,每个被涉及到的官员,考官,都是被血洗!
    以天下的名义抗旨,为自己的门生亲戚谋取利益。
    这是大贼!国之大贼!
    这一下,朝野之中的无形反对力量,立刻就崩溃消失。
    凡是清高之辈,各种大儒学者,都是退避三舍,就像畏惧脏东西一样畏惧此事。
    他们怕的是什么?怕的是自己一世清名被毁。
    怕的是自己被查出有一丝利益纠葛,这死谏的名声,便完全的污秽了。
    哪怕自信名正言顺,自己绝无一丝利益,但君子瓜田李下,最好还是避讳此事。
    数天内,天下科举为之一清,朱祁钰的科举改革,成功推行下去,再无一丝阻力。
    多个被查严重的州县,都重启乡试。
    这一下,天下科举就为之一变,顽固势力被粉碎。
    朝中官员说起此事,亦是语气一变,对所谓清名大为厌恶。
    “所谓清名,其中必有自己利益,为门生,为传承,为自己身后名。”
    “唯独忠于陛下,彻底推行陛下旨意,才是没有自己的私心,才是为国家社稷。”
    “这点道理,不明白的,也配叫大儒吗?”
    这话一出,朝野之内,更是逆转,再无人敢谈清名。
    5.7实务之风渐起,朝野之中的官员、文人,都以为朝廷办实事为荣。
    寝宫。
    “唤曹正淳来。”朱祁钰道。
    很快,曹正淳就到了。“陛下,臣到了!”曹正淳仍然恭敬无比。
    “朕问你,这科举舞弊之案,实情如何?”朱祁钰淡淡问道。这一句话问出,曹正淳悚然一惊。
    他本想谄媚两句,打哈哈过去。
    但立刻,就反省自己,将这念头毫不犹豫的抹去。
    欺君之罪,是大罪!扑通!
    曹正淳跪倒在地!
    “臣有罪!罪该万死!”
    曹正淳浑身颤抖,抖如糠筛。
    他知道,一个不小心,自己今天就要人头落地!.
    “哦?”。
    朱祁钰玩味的说。“那你有何罪过啊?”
    “臣...臣不该在此事之中,故意制造科举舞弊线索情况,比如考官栾某一案...”
    曹正淳跪倒在地,——说出自己罪过。朱祁钰神色平静。
    其实这些科举舞弊案,其中是否有考官的私心?必然有。
    人非圣贤,岂能没有私心。很多时候,就有所偏袒。
    但这种偏袒,都是在规则之内。这些考官、素来都是要清名。怎可能和宦官奸臣一样,直接进行权钱交易。
    一手拿钱,一手录取改分,根本不是考官做的出来的。
    但如果牵强附会,那就另说。比如这科举舞弊之中,考官一共改了六份卷,取了一人。
    其他五份卷子里,有比此人写的好的,有比此人差的,其实都在伯仲之间。
    而此人与考官的关系,其实也没有什么,很偏远的门生。
    那五名落选的人中,倒是有考官的亲子侄。但若是要牵强附会呢。
    就拿那五份之中,与考官没有关系的两个人,答得较好的两份卷子选出来。
    与被取之人,进行对比,再夸大此人的门生身份,着重去宣传,强调。
    这一对比。
    就显得考官任人唯亲,徇私舞弊!这就是大罪!曹正淳在其中,就是如此操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