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策,内廷的宦官们很快就会对至尊心服口服。
在马老的带领下,朱祁钰看到一片翻过并晒干的土地,他当年就是从亲手种地开始,教农民选种育种。
皇帝亲自种地,这可是很少见的场面。
京城旁边的农夫都跑来看皇帝是不是真的用金锄头耕地。
结果他们看见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一手扶着犁把,一手挥着长鞭。
百官围在田边,看着皇帝卷起袖子和裤腿,熟练地指挥着老黄牛。
他没有脱下礼服换上农装,一身价值不菲的礼服沾满了泥巴,露出的手臂结实有力,显示出皇帝身体强健。
原来,皇帝耕田,跟普通人一样,也要拉着犁,赶着黄牛,根本没有什么金锄头。
“周天子亲自带领诸侯大夫,春天耕种千亩地,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于谦看着皇帝,本来想帮忙,但皇命难违,百官只能在旁边看着。
朱祁钰仔细看着翻出的黑土,想必自己不在的时候,这块地也被细心照料过。
华夏人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赤脚感受着翻出土地的凉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味道,这就是农民的一生。
三亩地,在老黄牛的叫声中结束,朱祁钰大声喊道:“放水咯。”
接着,老马走到田埂上,打开小闸门放水。
这片是稻田,朱祁钰看着从溪流引来的水灌进翻过的土地,这些都是经过养护的土地,肥力在溪水的冲刷下均匀地洒满整片田地。
当然,耕田远不止这么简单,等水稍微覆盖土地后,还要平整打浆。
但皇帝只需要做个样子就行,之前拉犁耕地到放水,整个仪式就已经完成了。
朱祁钰站到一旁,人群中走出教司坊的艺人,扮演风、雷、雨、土仙神,跳起了奇怪的舞蹈,打扮成农夫农妇的艺人则在一旁唱着太平歌。
流程上,朱祁钰稍作改动,在艺人跳舞唱歌时,他让宫人给围观的百姓每人送上两个馒头和二斤肉。
“皇后,这就是朕的田,朕的庄园。”
朱祁钰走到汪招娣身边,她一直待在王府里,对孕妇不太好,而且现在正是春耕的时候,皇后也该参加这个仪式。
“这庄子就像良田一样,百姓也都是良民。”
汪招娣笑着说道,这个庄子是皇帝的根本,规模早已不是一般的庄园可比,这里的百姓,就连孩子大多都识字,建筑也整齐干净,可见皇帝十分用心。
“感谢陛下恩典,陛下万。”
每个得到赏赐的农户都跪下磕头,大声喊着。
朱祁钰抬了抬手,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乡亲们,今年的新税法,你们应该都听说了,以后田地的税按亩收,不再按人头收,多干活就多得好处,如果想用粮食换银子,可以在西城交易,除了保底价,我们还开了农贸市场,平准署自然会收。”
朱祁钰的话被力士大声传到每个农户耳边。
“今后乡亲们可以多生孩子了,男女都行,有地种地,没人就去京城做工,京城有的是活干!”
他说话直截了当,不搞那些文绉绉的劝农话,就是说多生孩子多种地,有啥事就找朝廷。
多生孩子本来不需要鼓励,只要维持现状,在多子多福的思想下,结婚后晚上娱乐方式很简单。
但大明皇帝亲自告诉百姓可以多生孩子,反倒让不少来看热闹的小姑娘脸红了,男人们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
可这些普通的话,到了百官耳朵里就不一样了。
圣人的言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传到百姓耳朵里?
没有中间人,就不能曲解,不能掌握解释权,看着这些农民的笑容,百官就知道,京城这个地方,任何小心思都没用了。
这比发再多的告示都管用。
朱祁钰在庄子只待了一会儿,离开之后,京城到处都在传春耕祭祀的事。
山东,登州。
裴纶请地方官员和大儒吃饭。
巡抚衙门里,酒席照常进行。
毕竟现在裴纶可是有权势的人,没几个官员敢不给他面子。
但原本名单上的几位大儒,却一个也没来。
吴惟城对着裴纶拱手道:“裴巡抚,我还以为您贵人多忘事,忘了下官了。”
“不敢这么说。”
裴纶回礼,脸上带着笑,目光扫过在场的人。
“吴知府掌管一州,我之前遇到海寇拐卖的事,实在抽不开身。”
“理解,理解。”
吴惟城嘴角抽了一下,说道:“今天能得裴巡抚宴请,下官真是荣幸。”
“请。”
裴纶稍微侧身,吴惟城躬身一礼,然后走向自己的座位。
酒席上一直很和睦,吴惟城原本以为裴纶会在席间提些什么,但直到结束,除了最开始几句,裴纶什么也没说,好像真的只是请客吃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