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进行回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价格这么低,陈循第一反应就是皇帝。
    他想得很简单,只有皇上才会把文具卖得这么便宜,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也能买得起。
    学校就在旁边,学生放假的时候总得用点东西,虽然不用交学费,但所有东西都是定额供应的。
    书本、纸张,现在又加上铅笔。
    女店员笑着点头:“没错,陈大人,您真有眼光。”
    陈循抿了抿嘴,其实这也很容易猜到。
    “给我来一盒,从我卡里扣。”
    为了方便顾客购物,皇店实行会员制,可以先充值,这样就不用每次都带银子或铜钱了。
    至于宝钞?
    拜托,连狗都不愿意要的东西,而且真假难辨。
    “还有没有别的新玩意儿?”
    陈循背着手,在杂货店里转悠。
    这也是一种新的卖货方式,让顾客自己挑选。
    以前店主都怕顾客偷东西,就像超市刚出现时,大家不看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怕丢东西。
    你让顾客随便逛,万一店员没注意,东西被偷了,那就是店家的损失,时间久了,怎么赚钱?
    “有,不过可能有点贵。”
    女店员把盒子包好,跟在陈循后面,他问什么,她就回答什么。
    “让某看看,大不了,某先存点钱。”
    明朝的俸禄主要是粮食,一个尚书一年下来,折算成银子也就一百多两的正经收入。
    堂堂一个尚书,说要存钱买个东西,女店员只是笑了笑,知道是开玩笑。
    她把陈循带到柜台,让收银员从后面柜子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
    打开后,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块金黄色的金属方块。
    女店员把它拿出来,用拇指掀开盖子,再按动滚轮,发出咔嚓一声,接着火星落在露出的白麻绳上,立刻燃起一小簇火苗。
    其实,打火机比火柴还要早出现。
    随着燧发枪的发明,打火机也应运而生。
    看到这小火苗,陈循整个人都惊到了,赶紧说道:“快,让某试试看。”
    接过女店员手中的打火机,他按照她的方法,掀开盖子,滑动滚轮。
    咔嚓——
    火苗出来了。
    盖上盖子,再掀开,又是一声咔嚓——
    这种方便的工具,陈循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东西多少钱,某要了!”
    这家杂货店每次都能给他整点新鲜玩意儿。
    “一百两。”
    女店员微笑着说。
    陈循刚想说什么,听到价格,愣了一下,抬头问道:“多少?”
    一百两,这还只是打火机,还得再加煤油。”
    女店员还是笑眯眯的,从盒子里又拿出一个小瓷瓶解释说:“要是没有煤油,只能擦出火星,点不着火。”
    陈循听了愣了一下,接着问:“那这个煤油多少钱?”
    “我手上这瓶,也要一百两。”
    她手里那个小瓷瓶只有手指那么长,大概三寸宽,居然要一百两。
    嘶——
    陈循下意识地把打火机放回原处。
    不买了,去找圣人要赏赐!
    石油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太平广记》里。
    东汉班固在《地理志》中提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从此石油开始用于攻城和守城。到了宋朝,它被称作“猛火油”。
    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櫑木、备火油,凡是防守需要的东西都有。
    守卫京城,自然离不开火油。
    “猛火油柜”就是后来火焰喷射器的前身。
    而这种煤油,是从火油中提炼出来的,也有一定危险,你嫌贵,我还嫌贵呢!
    陈循当然不知道这些,但他知道,这个打火机肯定不是普通东西,肯定是圣人弄出来的。自己为国效力,流血流汗,要个打火机有什么过分的?
    也不知道圣人整天不干正事,搞这些玩意儿干什么!
    剩下的东西也没什么稀奇的了,陈循拿着盒子从杂货店走了出来。
    照这个势头,米禄改成实禄肯定是早晚的事。
    陈循没忘记自己今天来的目的。
    刚走出杂货店,就碰上了王直。
    跟陈循不同,王直身后跟着几个仆人。
    仆人手里已经拎了不少东西了。
    “王兄。”
    陈循看到王直,走过去拱手打招呼。
    “陈弟。”
    王直比陈循大七岁,也拱手回礼。
    两人寒暄几句后,陈循看向王直身后的仆人问道:“王兄这是来买不少东西了吧?”
    王直点点头说:“要不是皇上提过,我还真不知道,现在西城竟然变成这样了。”
    王直住在东城,平时很少来西城。
    富贵人家有仆人,年纪大了,出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