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祁钰想了一会儿,接着说:“王将军,现在于谦负责军务,你去找他商量一下,朕只看具体的计划。”
打仗只是一个决定,但这个决定后面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不是随便派个将军,军队就能马上出发。
比如要调哪边的兵,谁来协助军务,路上怎么筹粮等等。
这些军务,都是于谦在管。
“臣遵命。”
兴安低头应了一声,顺便用眼角偷偷看了王骥一眼。
之前在奉天殿外,皇上还问过张輗的仪仗,里面就有南方的军队和王骥。
“末将一定平定苗族的叛乱,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王骥单膝跪地,抱拳激动地说。
他也知道,之前在奉天殿外,皇上提到了自己的名字,但他其实没那个意思。
面对现在的皇上,何必自找麻烦去争呢?
而且那个在皇上身边的男孩,大概就是未来的太子,扶持德王?自己疯了?
不过他不知道当初皇上为什么偏偏点到自己,或许是想打压吧?
毕竟张輗是武将,胡濙是文臣,而自己是从进士转行当武将的,刚好合适?
但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王骥想了好久才来见皇上,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看看皇上是否还愿意重用自己。
而答案,他已经知道了。
王骥从王府出来时,感觉特别轻松,整个人精神多了,好像年轻了不少。
皇上还需要他,皇上还信任他,皇上还是爱他的。
他坐上马车,一路奔波来到兵部衙门。
被小吏带到值班房后,就看见于谦从一堆文件里站起来,朝他走过来。
“王老将军,最近可还安好?”
于谦拱手问道。
“好!好!好!”
王骥连说三个“好”,然后拿出一张纸说:“皇上让我来平定蛮族,所以特意来这。”
于谦接过纸看了看,点头说:“确实,王老将军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我这边还办不了。”
于是两人离开兵部,一起去户部。
接着又把陈循叫出来,王骥已经有点晕了。
之后又从工部把周忱叫来,再从吏部把王直拉上,四个部的尚书聚齐后,一起去了城西。
王骥晕乎乎地下了马车,看向左边,是一堵墙。
“这是武备学堂,还没开课,现在在登记学生名额。”
于谦在旁边解释,然后用手朝另一边指了指:“这里是军事会议厅。”
于谦站在门口,拿出皇帝的亲笔信和御印,再加上自己兵部尚书和总督的身份牌,其他人也一样,经过详细登记后才被允许进入。
“于尚书,这是什么地方?”
不只是王骥,其他几位尚书也都不清楚。
“国家大事,一是祭祀,二是军事。祭祀是礼部管,军事是圣上命令,我们负责执行。”
于谦挺直身子走在石板路上,两边每隔几米就站着拿着枪和刀的士兵,神情严肃。
“这里就是作战会议室。”
于谦指着大厅,走进去后,坐在主位左边的位置,说:“各位请坐。”
陈循顺着于谦左边坐下,接着是王直,再是周忱。
当王骥要坐下时,于谦咳嗽了一声:“王老将军,坐对面。”
看着几位尚书坐成一排,对面确实没人,王骥也没多问,直接走到对面,拉出椅子坐下,问道:“接下来呢?”
“等。”
于谦只说了一个字。
没过多久,都督孙镗、居庸关守将罗通等人陆续进来。
孙镗刚进来看了一眼,就坐在王骥旁边。
而罗通现在是军务参赞兼右副都御史,所以他坐在于谦后面的椅子上。
大厅里的人越来越多,只有上首的位置还是空着的。
朱祁钰一进来,所有人都立刻站起来,弯腰行礼道:“参见陛下,陛下圣体金安。”
朱祁钰走到上首坐下,兴安和舒良站在他身后。
兴安现在是兵仗局掌印兼提督太监,舒良则是秉笔太监。
“坐下吧,开始吧。”
朱祁钰点点头,大家也都坐了下来。
“今天讨论的是平定苗人叛乱,王将军,你需要多少兵?”
不用皇帝引导,于谦直接问了出来。兵部负责调兵,五军都督府负责派将,但都要皇帝的命令才行。
自从胡惟庸之后,丞相制度就被废除了,严格来说,兵权归皇帝掌握,不过还得看皇帝有没有能力。
王骥没有太多犹豫,回答道:“请七到八万兵就行。”
“是七万还是八万?”
于谦接着问。
“七万。”
王骥咬了咬牙说,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
于谦点点头:“调原来的征麓川官军七万人,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