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百态(4)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四十六章百态(4)(第1/2页)
    随着钟声的响起,贡院正门缓缓合上,一道门形成了两方世界,门内是紧张加剧的氛围,门外是喧嚣热闹的来往。
    似乎两方世界没有交集,但却因为道试将彼此紧密相连。
    大虞国祚传承了数十载,前后发生过众多影响深远的大事,有对内的,有对外的,也是这样,独属大虞的统治烙印,不知在何时起就深刻在这片土地上。
    科贡抡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从最开始的质疑不断,私议众多,反对不少的境遇下,期间还时不时伴有科场舞弊之事发生,这对所处时期的中枢及地方造成很大冲击与影响。
    但谁都无法否认的一点,是科贡抡才的制度在完善,该制在一次次风波与考验下,逐步成为天下学子竞相追逐的正途,成为具有大虞特设的制度。
    科贡抡才乃国之重器。
    这不止是选拔人才那样简单,更是在打破旧制垄断的樊笼,当该制深入到每个人心之下,就在悄然间改变了很多事宜。
    寒门子弟自此有了登堂入室的可能,田间村夫亦可望子成龙,希望会叫数不尽的人铆足一股劲儿,朝着前方努力奋斗,直到从无数竞争中脱颖而出。
    京畿道试如期举行,贡院内外肃然有序,不知不觉间,雍乐,这座人口稠密、繁华兴盛的道城,进入到了另一种境遇之下。
    街巷间谈议的不再是市井琐事,而是某生出自何门、所习何经,茶肆酒楼皆以论才为乐事,谁家郎君能在这次道试中崭露头角,更是成为坊间议论最多的,毕竟只有在京畿道试高中,才能去往大虞国都,与大虞其他道府县学子同台竞逐,问鼎金榜。
    然在这种境遇下,楚凌一行却离开了。
    对此事,皇后徐云,睿王楚徽,骠骑将军黄龙……他们都带有惊疑及错愕,毕竟他们皆知今下的雍乐,因京畿道试的举行,藏着不知一股暗流,这背后的算计众多,牵扯到中枢与地方。
    他们不明白,天子为何要离开。
    难道不应将此解决吗?
    只是对此,楚凌却没有多言其他。
    来到了雍乐,见到了种种,知晓了情况,至于别的,这根本就无需他去插手,自有人去解决。
    正如摆驾上林苑一样。
    此前中枢局势波谲云诡,各种事宜压茬出现,按着世人所想,天子应坐镇中宫,以解决出现的各类风波。
    但楚凌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离开了虞都,这不知叫多少人震惊错愕,因为这不符天子做派啊。
    殊不知这恰是楚凌想要的。
    让所有人皆猜不透,这才是帝王心术。
    作为一国之君,若所思所谋俱被底下臣子猜到,那皇权就失去了神秘感,这离失权乱局就不远了。
    因为楚凌的离开,使中枢有司安定下来,哪怕是表面的,但这却给人一种不同的改变。
    因为楚凌的离开,清算在紧锣密鼓的推行,徐黜所留名单,涉政也好,涉军也罢,被对应的人清查。
    因为楚凌的离开,可能藏在暗处的棋子,以作为徐氏再起的本钱,也在无声无息下被查到一些。
    因为楚凌的离开,吏治整顿朝着楚凌既定预期在迈进,这直接影响到萧靖提倡的一应改革,而这个影响是正向的。
    因为楚凌的离开……
    别看楚凌从上林苑微服私访,却始终掌握着全局脉络,这就是皇权所带来的,正如这次微服私访,其本质不在游历,而在于亲察民情,洞察地方,至于这期间所看到的种种不好一面,楚凌是不会直接插手干涉的,自有随行之人、暗随之人去按制解决。
    同理,在雍乐所看到的,自有对应的人在解决,过程怎样,楚凌不关心,他只关心结果怎样。
    解决了更好。
    这样就无需分心了。
    但要没有解决,那就要等一个合适契机,毕竟紧密围绕道试而起的风波,不可能只在京畿道一地上演,在其他十五道同样会上演,或许形式会有不同,可核心诉求是想通的,既是这样,那就要待其势成,一举而决之。
    楚凌深谙此理,故不争一时之功,而谋全局之定。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涉及抡才而起积弊,如果不能彻底根除,这国势难安,与其仓促行事,不如纵其暴露,待罪证昭然,再以雷霆手段涤荡尘垢,如此方能立威于天下!!
    楚凌一行的离开,没有对雍乐造成任何影响,但一定的涟漪却已产生。
    夜幕下的贡院灯火通明,分守各处的兵卒、衙役默不作声,负责巡察的队伍,尽可能将脚步声降低,以免影响到贡院各处考生。
    “两位大人放心,有锦衣卫在,断不会出现舞弊之事。”在贡院一处,一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青年,表情严肃的向主考张洪,副考宋纪拱手说道。
    “如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