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百态(3)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四十五章百态(3)(第1/2页)
    “开始了。”
    贡院外,靠东,雅然茶舍。
    顶楼雅间。
    楚徽的声音响起,让背对着木窗,思考事宜的楚凌,缓缓转过身,俯瞰下,就见紧闭的贡院正门徐徐开启。
    从贡院中涌出不少人。
    有官,有吏,有兵。
    贡院外,早早赶来的学子,还有被差役隔开的人群,本吵闹的状态,随着贡院正门开启时就消失不见了。
    “开始了。”
    看着眼前一幕幕,楚凌带有几分感慨。
    听到这话,楚徽看向自家皇兄。
    这话蕴含何意,他是揣摩到一二的。
    自京畿道试开始,在之后一段时期内,大虞其他诸道会陆续开始,抛开先前通过道试,没有能在科贡选拔及科改中榜的学子,在今年,即正统六年,会有一批通过道试的学子出现。
    这是整个大虞学子的翘楚。
    别管在这其中,有多少其实不一定适合做官,但他们将在明岁,即正统七年,汇聚虞都参加会试,其中的佼佼者,将参加殿试,而在殿试中脱颖而出的,便实现了逆天改命,跻身进大虞仕途之中,成为大虞统治江山社稷的一员。
    这代表着新鲜血液流进大虞官场。
    依着对自家皇兄的了解,楚徽知道在今后,就科贡抡才这一块儿,肯定会有不小的调整及改变。
    比如扩大学子规模。
    比如增加考试难度。
    这看似是矛盾的,不该并存在一起,实则却不是这样的。
    前者,代表可供国朝筛选的群体增多。
    后者,代表优中选优下的人才要真实。
    毕竟治理这幅员辽阔的江山,要多些有想法,有冲劲,有拼劲,愿做实事的才俊,这样才能叫社稷真正变好。
    当然这是美好愿景。
    在这过程中,势必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不止考验政治智慧,还考验底气有多少。
    别的不说,就扩大学子规模,这不是中枢出台几项决策,地方遵循执行落实那样简单,这背后需要付出很多。
    当然,这是楚徽所揣摩到的。
    而对于这些,楚凌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比如这次道试开始,会有一批通过考验的官吏,在得到对应的镀金,圆满结束所在道试后,在会试召开前完成调整及升迁。
    这批官吏的调整及升迁,会通过御前进行。
    这样,楚凌在无形中就增强对中枢与地方的掌控和影响,由此可以使先前所定,所推诸策更好进行。
    在会试、殿试相继召开,不止会有一批新鲜血液遴选出来,还有一批针对中枢要职,地方要员的再调整。
    这就是一个周期。
    待到下次道试再度开始前,楚凌会按着既定部署进行,而在这过程中,又会有一批批官吏落马。
    这个节奏,楚凌要保持好。
    只有保持好了,才能用一段较长周期,在实现本朝初期种种新政诸规推进下,还能实现对大虞官吏的整体素质提升。
    按着楚凌所想,正统朝初期阶段,是要解决此前种种积弊及毒瘤,在这过程中,同样会伴随着军事扩张,政治、军事是两条腿,要交替着前行,而经济,则是减轻这一切的根本所在。
    当对内改革遇到阻力时,需要转移矛盾及注意时,对外军事战争就会开始,这个节奏楚凌必须要把握好。
    只有把握好了,楚凌才能开启中期阶段。
    在楚凌看来,中期阶段的标志,是摊丁入亩及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两项要政推行开了,就能为之后打下坚实基础。
    而初期的落幕,要以推行新币制功成来定,只有不易仿造的金银铜币,流通规模超过了旧有金银铜币,这才彻底将铸币税拿到手,与此同时,为今后推动纸币,奠定了一个浑厚根基。
    或许在正统一朝,以信誉为主,金银储备为辅的纸币体系,不一定会面世,但只要新币制改革基础打的好,楚凌相信当生产力持续攀升,科技不断突破下,大虞会在一个时期,将以纸币来作为主要货币,这样一个全新模式就孕育而生了。
    有太多要做的事,是需要对应的人才去做的,楚凌所起的作用,是总体设计师,如果事事都靠楚凌亲力亲为,那完了。
    即便是累死楚凌,只怕其想要的,也绝无可能在这片土地实现,如此楚凌的终极目标,就断无可能落地生根的可能。
    为了那一碟醋,楚凌需要和面,调馅,包饺子。
    吃不到嘴里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滋味,必须要足!!
    “为何关注道试的人这般多?”
    徐云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楚凌的思绪。
    楚凌、楚徽哥俩相视一眼,无不露出淡淡笑意。
    “皇嫂是觉得奇怪?”
    在楚凌的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