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军改下的虞都(6)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转眼过去了数日,虞都风波加剧,虞宫风平浪静。
    楚凌过得很充实。
    继巡视南军及九门提督府,楚凌又去暗察了兵马司,巡捕营,去这两处,楚凌没有知会刘谌和邵冰,就是在虞都内外诸坊,去看的兵马司、巡捕营的人,有些时候看底层的日常表现,远比大张旗鼓的视察,要能看出更多的门道。
    虞都内外的整体警备,归属到了九门提督府。
    而缉捕盗贼、救火治安、巡查巡夜、编查保甲等职则分属巡捕营及兵马司。
    这是关乎虞都日常安稳的。
    如果巡捕营、兵马司不能管好这些,则虞都内外诸坊就安稳不了,而作为大虞国都,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还谈什么别的?
    相较于三司各自职责,楚凌更看重的,其实是三司存有交织的衔接,如果其中存有空子,势必会被人给抓住的。
    好在,刘谌他们没有叫自己失望,对于这些都兼顾的极好。
    好的习惯及规矩,就是从最开始明确的,要是头都没有起好的话,即便后续有接任者,可想要处置好就不那么容易了。
    毕竟一个旧例,就够让太多人说事了。
    而在这等态势下,楚凌前去了北军。
    在北军期间,楚凌找韩青聊了很多,至于君臣间到底聊了什么,知晓的人少之又少,不过随驾的群体,都能看出韩青的变化。
    军改紧锣密鼓推行下,与中枢密切相关的诸军各部,那根弦是愈发紧绷的,一切都在按着楚凌的预期推进。
    “这两个家伙在一起,就肯定能鼓捣一堆事。”
    虞宫,两仪殿。
    楚凌倚着躺椅,听到李忠禀明的情况,到底是没有忍住,露出了一抹笑意,对楚徽、刘谌做局做的事,楚凌除了想笑再没别的。
    在廉政总署前去质询刘谌,与此同时出动不少人逮捕一批官员,锦衣卫跟着横插一脚,这使朝野间跟着涌动起来,而鉴于局势的变化,刘谌所领榷关总署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将参与竞拍的群体名册,移交到了廉政总署这边,一个是将参与竞拍而缴的竞拍银给封存了,这引起了不小风波及争论。
    对于这样的改变,楚凌一眼就瞧出是怎么回事。
    要说楚徽、刘谌事先没有商量,楚凌是断不相信的。
    且通过现有掌握的,楚凌就知这两位想要什么。
    楚徽想叫廉政总署真正立下威。
    刘谌想叫榷关总署有更多进项。
    一个是皇室宗藩,一个是皇亲国戚,这两位要是在数年前的大虞中枢,是断掀不起这等风波的。
    毕竟那时的国情不允许。
    可现在不一样了。
    在大虞,谁不知天子对睿王徽,对武安驸马,是信任的,是倚重的,错非是这样,二人也断不可能在朝肩负要职。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过去被拆散的皇权,重新被天子给凝聚起来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过去的规矩怎样,或许在登基初期,楚凌是要考虑的,可现在不一样了,对内对外,楚凌都表现出强势一面,关键是都起到了压制所用,因此楚凌的规矩,这才是大虞最大的规矩!!
    说起来,能发掘出楚徽及刘谌的才华,这对楚凌而言是意外之喜。
    因为有了这意外之喜,使得楚凌省去不少麻烦。
    廉政总署在楚徽手里,榷关总署在刘谌手里,这能叫在两总署任职的人,特别是楚凌看重的那批新人,能够在一种特殊屏障庇护下,在楚徽、刘谌各自的调教下,得以更快的成长起来。
    从正统六年开始,到今后一段时期内,两总署都会起到很重的职责,在这里任职的人,能否从快的成长起来,去肩负起更重的担子,这其实对楚凌而言是很重要的。
    这关系到楚凌后续的谋划。
    从严整顿地方吏治,这是需要廉政总署做的。
    而于中枢而言,有御史台在,廉政总署是起查漏补缺作用的,更是其刺激御史台作用的。
    内帑开源,这是需要榷关总署做的。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牵扯到边榷的种种,一应开支是不入国库的,楚凌需要直接支配这批金银,以此完成谋划的种种。
    至于国库这边,有萧靖所在尚书省,所领户部及宣课司,去做适合大虞的税改,以此刺激着大虞逐步改变。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楚凌对内,对外,都是有着很多惊世骇俗的谋划的,如果想不被朝臣劝阻,掣肘,楚凌就必须有足够的底气。
    这个底气就是内帑!!
    有了这个底气,楚凌完全不用考虑国库怎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楚凌通过动用内帑存银来做什么,这是在对外撒银子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萧靖推动的税改,能够在中枢,在地方见到对应成效,这其实是能让大虞治下各个群体,大虞国库都获益的事情,毕竟撒出去的钱财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