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批准建车间、岳父坐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道:“油耗降低这么多周工,你这可不是简单的造着玩啊。”
    一旁的李副部长也开口道:“是啊,周工,这要是全国更换上,能为国家省多少油”
    虽然东北开发了大庆油田,但生产和加工能力没跟上,但全国上下缺油的局面只缓解了一点。
    要是全国的汽车都能省下这么多汽油,那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就是小改了一下,不算太多看着哪不合适就改了哪。”
    周丰年开口说道,要是只换车身造型的话,他也不用亲自动手造车。
    张部长又问道:“这车现在能开吗?”
    周丰年开口道:“能啊,我去让人加点油,带你在厂区转一圈?”
    张部长笑道:“行,那麻烦你们了,老李一直说车好,但我还没体验过。”
    机床厂的厂区很大的,开车在里面绝对能跑开,就是速度别太快就行,慢慢开不可能撞到人。
    加好油后,周丰年便带着张部长慢慢转了一圈,最后又回到车间。
    “不错,这车还真不错,开起来也很稳.”
    张部长下车后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随后又拉着周丰年等一众厂领导,去会议室商谈。
    来到会议室,张部长一行人刚刚坐下,便切入主题的说道:“高厂长,周工,部里能批准你们建一条造车的生产线,不过周工,你们也帮一下其他造车厂怎么样?给他们技术支援.”
    “国内汽车的缺口不少,而且你的车和外国车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完全能尝试出口创汇,要是生产跟不上,那就太浪费时间了。”
    李副部长接话道:“是啊,高厂长,周工,就算部里支持你们建分厂,你们的生产也跟不上需求。”
    其他厂领导包括高志远在内,一听部委是这个要求,顿时熄火了。
    能建车间生产就行,就怕全都拿走了让他们一心搞机床。
    搞机床已经有成绩了,而且他们也想多搞点其他东西;况且高志远也知道他们生产能力有限,赚点就行了,当主业干绝对不行。
    安静了几秒后,周丰年开口问道:“领导,技术支援,都有哪些工厂啊?”
    “第一汽车厂,上海汽车厂还有南京汽车厂,这三个吧,都是主要生产汽车的;技术人才和场地设备都不缺,就缺技术。”
    张部长开口说道,显然是提前想好的。
    “三个厂?我挨个跑的话估计要一年多吧.”
    “不让你动,到时候让他们派人来学习;每个厂十几人左右,周工你把他们教会了就行。”
    周丰年闻言后稍微放松:“那就行,我这边没什么问题;只要正常学习,包教包会.”
    实在不行甩手给技术,让他们按部就班的造就行了。
    “好,到时候部委会通知你的,周工。”
    张部长脸上的笑容更盛,除了稍微有一点点懒,听到跑三个地方后有点退缩,周丰年好像没什么缺点了。
    家庭背景也是贫农出身,自学到今天这个地步,功劳也是一个接一个。
    好像除了年龄,周丰年都够进中科院了。
    不过也是年龄问题,在其他人眼中,年龄很大程度上等于经验了;他们商议给周丰年提升工程师等级,也不敢一年提两级。
    就算一年提一级,都要和上级以及其他部门知会一声。
    “.那么你们厂的新车间也要尽快建立起来,高厂长,尽快拿出一个方案,然后施工。”
    张部长叮嘱说道:“需要什么就尽快申请,明年三月前,将新车间建立起来。”
    不算过年放假,满打满算就三个月出头,那时间够了。
    高志远心中算了一下后,立刻说道:“放心吧,领导,保证完成任务。”
    “嗯,你们厂我不担心,全厂上下都让部委十分放心;并厂前什么样,不说心里也清楚,但并厂后还不到一年,就成为全国产值最高的工厂”
    有的厂一年都生产不了五百万产值,被机床厂一个月给干到了。
    今年年初的时候还在磨合,导致前几个月的产值不算很高;但明年全年保持住,那华夏机床厂就是不折不扣的全国第一大厂。
    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各方面加起来只有一千四百多亿,华夏机床厂要是能有六千万甚至七千万,肯定能亮眼全国。
    敲定了造车车间的事后,张部长此行算是圆满完成,今年一机部的成绩又多了一份。
    高志远也邀请两个领导在厂里吃了一顿,厂里部里都有收获,算上远处的几个造车厂,算是三赢。
    现在也是临近饭点,张部长和李副部长便没有拒绝,笑呵呵的答应下来。
    后厨很快去准备了,人比较多,所以地点放在了一食堂,但两个食堂的大厨被喊到一块做饭。
    何雨柱是专精川菜,手艺确实行,他自吹的谭家菜没见过几次,厂里也不能满足食材,就没什么下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