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几天过后,岑稚许落地伦敦,好友转发了一段社交网络上的视频给她。
她随手点开,标题就很炸裂。
什么两男一女,雄竞修罗场好刺激。看得她两眼一黑。
视频里的街道很眼熟,再仔细一看,柯尼塞格车身后面跟着辆劳斯莱斯,几乎紧贴靠近,眼见着就要撞上去了,柯尼塞格的副驾里先是跨出一双长腿,人还没瞧清楚便转过身,从斑马线上走了。
讨论大都围绕顶级豪车和连号车牌,以及露了个侧脸的再颂舟,捞人和吹捧颜值的不相上下。
岑稚许继续往下拉,各个角度的视频里,车牌无一打码,甚至还有再颂舟的正面照。
拍照可以,车牌不打码,太不厚道。
营销号为了流量,什么内容都往外编,消息都传到她小姨那了,问她是不是有新情况。
“不错嘛,冉颂舟这孩子挺靠谱的。之前我和冉家在淮城的项目上有合作,跟他打过交道,谈吐有趣,跟说相声似的,招女孩子喜欢,还很有边界感,没搞过什么暧昧。”
“什么时候带回来给小姨瞧瞧?”
“后面那辆车貌似是谢家那位吧?小许,你最好离他远一点。他跟冉颂舟是发小,听说后面因为个女孩闹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现在谢氏内部风雨飘摇,你再好奇,也别?这趟浑水。”
听完三个语音条,岑稚许心都快死了。
她连忙安排人去处理,将全网相关话题及视频下架,估计这事也不是再颂舟做的,她讨厌被人以舆论威胁。至于究竟是谁在有心煽风点火,她暂时没有思绪。
安抚完小姨,岑稚许坐在碎片大厦高层的落脚点歇下来,简单编辑好统一说辞,用来搪塞八卦好奇的好友们。
[顺路捎上他而已,别多想想
至于大家信没信,那就不得而知了。
伦敦的天气总是阴盖过晴,雾气缭绕,将原本万家灯火般的夜景削弱几分。岑稚许马不停蹄地忙完这一切,将公寓的灯盏点亮,这里视野很好,整座城市如同星罗棋布,被泰晤士河划出一道并不明显的暗灰界限。
她收到高级物业管家送来的圣诞礼物,才恍惚间想起,又过了一年。
伦敦的圣诞气息比京市浓厚,几条繁华的街道都会点亮天使灯,将近几十万颗星灯组成,从周围城市赶过来参加亮灯仪式的居民众多,地铁口更是围堵到寸步难行。
可惜的是难见雪景,总觉得比去年冬天少了什么。
岑稚许是很能习惯孤独的人,哪怕是在特定的节日,也并不会生出远离人潮鼎沸的失落。这些年来,她身边的人络绎不断,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遭。
庄缚青给她订了个蛋糕,视频通话讯息她却没有接。
他不再执着,改为发文字,祝她圣诞快乐。
岑稚许没有回,给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思绪莫名飘远。
直到翻出那张车牌截图仔细看了眼。
总算知道那天再颂舟在躲什么了,可不就是跟见了阎王爷一样么。
晚上九点,岑稚许和庄晗景通完电话后,又聊起这个事,庄晗景忍不住问:“那谣言怎么办?他这样多影响你谈恋爱啊。”
“不用管。”她语气轻松,满不在乎:“既然是谣言,就没必要关注了。”
“岑小姐,您前段时间联系博物馆的事有消息了。”
没想到能这么快就收到邮件,岑稚许被阴雨天气侵扰的糟糕情绪很快一扫而空,迅速约定好同博物馆馆长见面的时间。
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
刘教授受好友委托,得知伦敦的一家博物馆打算拍卖部分展品,其中大量文物都来源于中国,由于辗转多年,已经无法采用线索证明属源。
由于各种原因流落在海外的文物众多,想要带回国,除却外交、司法及捐赠途径外,就只剩下商业购买。
若是只有一两件还好,以拍卖和个人名义购买,再捐赠给博物馆或者研究室,岑稚许先前靠这种方式陆续带回过不少东西。
但这次亮相的文物数量众多,包含各种青铜器、绢画以及瓷器,数量庞大,单以个人名义,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家博物馆是有伦敦的一位油画家所建,自他去世后,交由子女打理,后来又经英国政府出资修缮,如今对外开放,所有权仍旧归属于个人,因此,京市文物局也不好直接出面。
岑稚许在伦敦留学,正好充当了那个中间桥梁,奔波于此,不断试探,寻找谈判的条件。
能够将这批文物带回去的最好方式,便是找到线索,证明它们起源于中国。
现如今的馆长,是那位油画家的孙女,将近五十岁的雍容妇人。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的博物馆里,办公的位置在最顶层,墙面随处可见用来纪念建馆者的油画,连旁边的柜架上,摆的都是那位已故长者的照片。
见岑稚许对此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