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请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太妃?
    向氏一愣,未曾料到赵翊竟会说出此人的名字。
    朱太妃,便是哲宗的生母,同时也是皇十三子赵似的母妃,之前颇得神宗宠爱,生了二子五女。
    眼下虽然先帝已经崩逝,但朱氏名义上仍为皇太妃,在整个后宫中身份仅次于她,如今也不过四十几岁的年纪,地位与年纪都较为合适。
    但…………
    向氏眉心一皱。
    她长于名门,本就瞧不上平民出身的朱氏,奈何自己的儿子赵伸早夭,神宗皇帝前五子又尽皆夭折,故而皇位才落到了朱氏所出的神宗第六子身上。
    自先帝嗣位,一心便想尊生母朱氏为皇太后,此事还是在宣仁圣烈皇后的调和下才作罢。
    为了与先帝缓和关系,向氏违心下令提高朱氏的地位,为她居住的地方建立宫殿,称“圣端宫”,还改乘车为乘舆,并恩准其可以由宣德东门进出宫廷
    向氏虽然名义上与朱氏修好,但心里却对其十分抵触。
    故而在先帝驾崩之时,宰相章惇主张依礼、律,谏言册立先帝同母弟简王赵似,也就是朱氏的第二子,为了不再进一步扩大朱氏的影响力,向氏便以自己无子,神宗诸子皆为庶子为由,拒绝立简王赵似,最终选择了端王,也就是如今的官家嗣位。
    现在若是将自己的侄孙女送去给朱氏做养女,向氏光是想想就觉得气人。
    赵翊见太后面上一僵,迟迟未曾再言,便猜到向氏心中所想。
    他不忘贴心询问:“朕越想越觉得合适,大娘娘怎么看?”
    “若是可成,朕便即刻下令。”
    “不成。”向氏出言阻止,语气中带上了些许慌乱。
    见向氏果然坚决不允此事,赵翊状似不解道:“大娘娘何故……………”
    向氏自然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当下也只能掩盖式回答:“朱太妃本就身子不好,一直汤药不断。”
    “又兼先帝崩逝,心中哀痛难当,总是不得安眠。”
    “如此,吾怎忍心再多加烦扰。”
    向氏此时面上尽是对朱氏的一片关切神色。
    “还是勿要叨扰朱太妃了。”
    “大娘娘若是这般想。”
    赵翊佯装惋惜道:“倒是可惜了。”
    看着皇帝那满心为自己“着想”的样子,向氏心中一气,但此情此景,她偏又无话可说。
    …………………
    经过“商议”,便决定向嫣宁以请托这一方式进入宫中。
    知道向氏唤他来便是为了其后辈入宫一事,眼下见慈德宫这边没有其他事,赵翊便以尚有政事要处理为由先行离开了。
    看着一旁相貌清秀的少女,向氏心中可惜不已。
    “你便以请托一式入宫,陪在吾身侧。”
    向氏说着自觉面上无光,刚刚想开口再安慰几句,却猛地听见对方开口。
    “能入宫已是不易,何况还是领大娘娘恩德所致,小女感激尚且来不及。”
    “大娘娘安心,小女定会克己慎行,不会给您徒增烦恼。”
    ………………
    殿前司军营。
    张译今日准备进宫,便穿了较为正式的衣袍。
    “这是奉指挥使之命新制的交角幞头。”
    一道清亮的声音传来,张译回身去看,见来者正是他身边的副将魏灏清。
    张译左手刚拿过魏灏清手中的交角幞头,目光立马就注意到了对方那双手。
    一双虎口、指腹处皆是练剑磨出茧子的手。
    “又去练了?”
    张译一边带着幞头,一边随意问着。
    魏灏清只是回了一个字:“是。”
    听了魏灏清这样极致简单的回答,张译心中略微不爽利。
    在张译升任殿前司指挥使之前,便有四人一直跟在他身边,张译也将这些人视为自己的亲信,故而他任指挥使之后便开始逐步提拔他们。
    其中三人都知道巴结讨好他,争先恐后拿着家族传下来的宝物和足量的黄金来谋求更好的官职。
    可唯独魏灏清特立独行,跟在他身边快要两年的光阴,这期间竟未曾给他献过分毫,简直如同石人一般。
    要不是看他生性醇厚,张译早就将其斥到一旁了。
    好歹跟在他身边了一些时日,怎么就未曾学到他的精明,现如今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埋头苦练又有何用,都比不上拿东西献给他来的快。
    张译想到此处,更是对魏灏清感到不满。
    “有这功夫,倒不如好好考虑一番自己的仕途。”
    话刚说完,张译已戴好了交角幞头,他扫了一眼身旁的年轻人,这才离开了屋子。
    …………………
    “太后的侄孙女?”童贯惊异非常。
    赵翊坐下回了一句:“正是。”
    太后这是想把自己宗族的后辈带进宫,童贯立马明白了向氏的意图。
    得知此事最终以其走请托这种流程进宫结尾,童贯稍稍放下心来。
    若是让后妃收这位向氏的小辈为养女,那便是默认其为皇帝的女人,只等年龄一到,便可承恩。
    但若是以请托一式进的宫,则其能否成为后宫妃嫔就全看皇帝的意思,便尚且留有余地。
    这般想着,童贯不自觉的用余光默默观察起赵翊,他越想越觉得此人处事不惊,颇有治事之能。
    一个乡野小人能如此,倒真是难得。
    ………………
    张译到了殿前,左右并未瞧见童贯的身影,倒是先注意到一旁一个年龄不大的少年。
    这……………
    待看清对方那尚显稚嫩的脸庞时,张译不免觉得奇怪,这瞧着也不过十几岁的年纪,怎么能在福宁殿伺候?
    “见过张指挥使。”张明善赶忙迎上,语气恭敬。
    张译这才移回目光,询问道:“童都知呢。”
    “童都知刚刚进了殿内。”张明善如实回答,还不忘赶紧补上一句:“可要现在为您通传?”
    张译点头示意,临进去之前,他又瞧了一眼左侧年龄不大的内侍。
    越看越觉得不对,张译那“聪慧”的脑袋此刻开始飞速思考。
    这内侍看起来年龄不大,还十分面生。
    莫非…………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