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师弟礼中悟,传承画里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年寒暑,时光如潺潺流水悄然流转,恰似白驹过隙般,一晃便匆匆而过。
    在翰书院学堂那静谧的角落里,周楠峻深深地沉浸在古文字的浩瀚世界中,不知疲倦地翻阅着一本又一本古老的典籍。
    他的身影在古朴的书架间轻盈地穿梭,时而静静地驻足沉思,时而快速地奋笔疾书,与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开来。
    温暖的阳光透过陈旧而斑驳的窗棂,轻柔地洒在周楠峻专注的面庞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与执着,每一页典籍在他眼中都如一个神秘莫测的宝藏,等待着他用心去发掘其中的奥秘。
    随着时光的缓缓流逝,周楠峻的手指因频繁翻动书页而变得略显粗糙,他的衣衫也因长时间的伏案而微微褶皱,然而,他对此却毫不在意。
    一本又一本的典籍在他的手中不断翻过,那些古老的文字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了一曲充满智慧的知识乐章。
    周楠峻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字的独特韵味,去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的深刻含义。他的意识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古代的学者们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尽情地汲取着他们的无穷智慧。
    识海内,灵魂体化作聚星坛,每个灵魂碎片都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对这些古老的文字进行钻研,描摹和推敲。
    日子在悄然间一天天过去,周楠峻的学习进度从未有过丝毫放缓。无论是烈日炎炎、酷热难耐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冰冷刺骨的冬日,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坚守在典籍的浩瀚海洋中。汗水顺着他的额头缓缓滑落,他只是轻轻擦拭,便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终于,那最后一本典籍静静地摆在了周楠峻的面前。他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典籍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悄然流逝。当他读完最后一页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满足感。至此,翰书院九百万册典籍周楠峻全部学习完毕。
    然而,在周楠峻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欣喜的同时,老师伏生却已到了油尽灯枯的艰难地步。伏生那原本就佝偻的身躯此刻显得更加虚弱,他的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夜深了,伏生躺在简陋的床榻上,看着周楠峻,眼中满是欣慰之色。他的声音微弱而颤抖:“道溪,你做到了。为师很欣慰,这些古老的知识终于有了传承之人。”周楠峻跪在伏生的床前,泪水模糊了双眼。他紧紧握住伏生的手,感受着老师生命的渐渐流逝。
    伏生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声音微弱却带着无尽的期许与嘱托:“道溪,记住,知识是无尽的宝藏,要不断探索,传承下去……”周楠峻用力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
    在这寂静的翰书院中,周楠峻守在伏生的身旁,感受着老师生命的最后时刻。空气凝固,只有周楠峻轻微的呼吸声和伏生那越来越微弱的心跳声。周楠峻紧紧握着老师的手,目光落在伏生那苍老的面容上,看着岁月在老师脸上刻下的深深皱纹,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伏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翰书院,奉献给了这些古老的知识。他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见证了无数的学子来来去去,却从未遇到像周楠峻这样真正热爱古文字、愿意传承古老知识的弟子。周楠峻的出现,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伏生带来了新的希望。如今,伏生即将离去,但他知道,自己的衣钵有了传承之人,心中也多了一份安慰。
    道溪的真名是什么,他来自哪里,老师伏生都不在乎。在伏生的心中,周楠峻就是他的弟子,真正继承自己衣钵的弟子。他不在乎周楠峻的过去,只在乎他的未来,在乎他能否将这些古老的知识传承下去,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闪耀光芒。
    随着伏生的最后一口气息吐出,整个翰书院小世界陷入了寂静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学堂这个位置。
    “老师,去了。”院长阿单罗布喃喃道。
    翰书院中,几乎所有的修炼者都曾做过老师伏生的弟子。虽然他们对这个迂腐的老头教授的古籍一点都不感兴趣,但老师的离去仍然让他们感到深深的伤悲。
    就在这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翰书院小世界的天空突然出现了漫天强烈的光芒,这光芒最终聚焦在了古老而又简朴的学堂。人们惊讶地抬起头,只见天空中出现了无数古老的文字,这些文字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如在诉说翰书院百万年的传承。
    那些文字有生命一般,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着,组成一幅幅神秘的图案。它们飘忽着,最后缓缓向翰书院学堂飞去。
    翰书院的人们纷纷飞临学堂上空,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古文字飞进了学堂,他们的精神力能够清晰地看见,这些古文字飞进了那名叫道溪的识海。他是老师伏生的最后的弟子。理论上,他是翰书院所有人最小的师弟。
    人们用精神力愣愣地望着道溪,他们终于明白,原来,学习古文字也是一种修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