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晁天王糊涂受蛊惑,智多星梁山说三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晁盖的脑子不好使,基本上跟不上吴用这个“智多星”的脑回路了,刚刚明明是还在说生辰纲,这又绕到了反客为主,夺取梁山泊上了。
    这里也能看出两人之间的差距,“托塔天王”晁盖,还不失为是一个光明磊落的真汉子,讲义气,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想着的是夺取了生辰纲之後,如果可能,他就把这些民脂民膏用“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方式还给老百姓,属於侠义之举。
    而吴用这个“智多星”未必这麽想,所谓的不义之财,有德之人取之,不过是他想要为谋取生辰纲这件事所找到的一个借口罢了。
    对於他一个教书先生来说,确实他身怀不错的智谋,别管那是阴谋还是阳谋,手段就是手段,只要起作用那就是智谋。
    所以,他是不甘就在小村落里面去一辈子教书,碌碌无为的,他拿着一把鹅毛扇,形影不离,冬天夏天都扇扇子,能是他上火怕热吗?那是在自比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卧龙”先生,就连他的号,他也给自己取了“加亮”先生二字,什麽意思,是说他的本事更在“卧龙”诸葛亮以上。
    这样的一个人,功利心是极强的,所以在《水浒传》原着里面吴用基本上就是宋江投降招安计划的中坚支持者,与其说是宋江投降心重,不如说他身边的这个吴用时时刻刻也在往这条路上推着他。
    甚至在原着中梁山好汉征讨大辽国时,辽王耶律辉曾经面对梁山好汉抛出橄榄枝,希望梁山好汉投奔大辽,能够获得高官厚禄,那个适合吴用是动心了的,他明确表示过,在大辽一定会比在大宋待遇更好,作为更大。
    但是,恰恰让人觉得意外的是,很多人眼中那个官迷宋三郎面对着辽国许下的高官厚禄居然没有丝毫动心,说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更不愿意背叛汉人祖先,严词拒绝。
    所以,对於吴用来说,他帮助晁盖夺取生辰纲是第一步,接下来夺取梁山就是第二步,还会有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
    而这些,都是证明他自己的进程,他不想当老大,但是他想让这世上的人知道,这里有一个叫“智多星”吴加亮的人,他可以随便扶保起一个人,把这天下搅乱成一锅粥,最後再拨乱反正,正如古之苏秦丶张仪丶公公孙衍,“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他眼里面只想着证明自己,而其他人在他眼中,没有那麽重要,再加上他颇有智慧,行事喜欢快捷,有效,无後患,而这也就导致他的手段肯定是阳光不到哪儿去……
    “况且,况且,况且只有我们几人,如果夺取得了那梁山泊,教授未曾听说,那李寒笑好生了得啊!先是杀那原梁山泊主王伦,夺取水泊梁山,後来黄团练使率领两千兵马去剿匪,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归,还丢了一只耳朵,听说那李寒笑能请神借法,驱使五鬼啊,我们如何与他斗?”
    晁盖觉得李寒笑不是等闲之辈,在他的地盘上策反他的人反对他,这基本上等同於找死。
    吴用听得不住发笑,“哥哥,怪力乱神,子所不语,六合之外,存而不论。那李寒笑当真能有什麽神鬼之能吗?不过是坊间讹传罢了,哥哥,你既然不同意取梁山,这事也不急着说,不过我们可以去水泊梁山劝说那李寒笑同去取生辰纲,事後我们便一起凭藉报信功劳入伙梁山,保了你我的後路,此事不也是万全吗,至於哥哥想将这生辰纲还於百姓,届时小生去力劝他李寒笑,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害怕他不肯听吗?”
    吴用清楚,晁盖那也是个倔驴的脾气,很多事情倔劲上来了十头牛你也拉不回来,索性就不劝他了,退而求其次,先把他领上自己的道路上,随後暗地里推着他走就是了,裹挟着他,让他不想跟着吴用的计划走都不行。
    吴用打的算盘,是他先把晁盖忽悠同意让去去劝说李寒笑,夺取生辰纲后他们上山,他暗地里去策反阮氏三雄等人,这样到最後他晁盖不答应篡位也得答应。
    吴用深知晁盖是最讲义气的,到时候吴用弄出个“命运共同体”一类的组织,大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晁盖即便是他自己不想这麽干,也得顾及大夥都利益而篡位。
    就像是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样,哪怕是当时他赵太祖真是心里不想披上那件黄袍的,他也不得不穿上了,不穿不行的。
    晁盖听了吴用这麽一说,倒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若是如此,有先生的口才去劝说那李寒笑,倒是可行此计,我和教授一起前往,劝说他李寒笑如何?”
    “不!小生且去打探,梁山泊上,阮氏三雄是我熟络之人,料定无事,哥哥还是在家饮酒吧!”
    吴用制止了晁盖,毕竟李寒笑的脾气秉性他现在还不清楚,他打着阮氏三雄旧日友人的面子,没准还能混上山去,见李寒笑一面,他自信以他自己的口才,不管这李寒笑是一个什麽样的人,他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