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积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六章积蓄(第1/2页)
    然而事实是,安国少季和他的王后樛氏樛宜联手将其软禁于宫中。
    樛宜负责借王室名义调动部分宫廷力量,同时以王后身份宣布“王上闻吕相谋逆,气急攻心,忧劳成疾,需静养”,由她“代行王命”。
    而安国少季手握“天子诏书”横冲直撞,声援樛宜,威慑南越官员。
    南越官员群龙无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虽心中满是狐疑,却也只能面面相觑。
    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这很可能就是汉使的诡计,意在不费一兵一卒掌控南越。
    可谁又敢去戳破这层窗户纸呢?大汉的铁骑威名远扬,那可是让周边诸国闻风丧胆的存在,若是真的去反抗,万一触怒了大汉,那南越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吕嘉在南越经营数十年,党羽遍布朝野,其核心亲信多为南越本土豪族和军中将校,得知吕嘉被杀,自然躁动起来。
    但他们的王上“亲自”下诏怒斥吕嘉为逆贼,在吕嘉被杀后,安国少季又立即以“护驾”名义带人进入王宫,声称“余党未清”,替换侍卫为汉使团及樛宜经营起来的那些亲信,将南越王族把握在了手中,大部分官员也是投鼠忌器。
    只有以吕嘉侄子吕成,禁军校尉吴猛为首的吕嘉嫡系,主张立即起兵诛杀汉使,甚至想要废黜赵婴齐,拥立太子赵建德,且迅速控制番禺城部分驻军,封锁城门,准备围攻王宫。
    安国少季抓紧时间,一边借用樛宜的名义,宣布大赦非核心党羽,同时提拔一批不得志的南越官员填补空缺,分化吕嘉势力,一边派人秘密联络南越水师统帅,曾被吕嘉打压的汉越混血,陈霸,许以高官厚禄,使其率水师倒戈,封锁水上关口,阻止地方驻军回援番禺。
    最重要的一点,安国少季早便和大汉边军通过气儿,打好了配合,现在已经到了边境线上了!
    樛宜手段尽出,从赵婴齐处拿到了《南越内附诏》,汉军占据大义,兵不血刃进入番禺,而安国少季与樛宜联手,抵抗吕成等人的攻打。
    吕成等人叫嚣:“汉使矫诏弑相,挟持王上!南越儿郎,随我杀入宫中,救出王上!”
    安国少季这边则毫不示弱,借由纸张的便利,用箭带着漫天的撒诏书。
    “吕嘉谋逆,罪证确凿!今余党作乱,凡弃械归顺者,既往不咎,负隅顽抗者,诛九族!”
    以吕成吴猛为首,吕嘉余党率三千精锐甲士包围王宫,高呼“诛汉使,清君侧!”,安国少季早有准备,命人紧闭宫门,调集忠于王室的禁军设伏,双方在宫门前血战,汉使团中的精锐弓手从侧翼射击。
    汉使团中本就携带了不少身手矫捷之人,善射者也不在少数,又有樛宜借赵婴齐名义调动的军队,一直顽强的抵抗到了大汉的军队前来支援。
    吕成吴猛等人被当场擒杀,部众纷纷溃散。
    汉军镇守番禺,安国少季借樛宜之手,下令南越那些地方军队为大汉向更南方去收集稻种。
    都什么时候了还要自己一点点啃来啃去的去和那些部落打交道,才能收集一些种子?
    陛下都说了要多,要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六章积蓄(第2/2页)
    南越又有熟人在,这机会不就在这儿明摆着了吗?
    这不给陛下拿下南越的借口?
    谁想到啊!南越这也不行啊!他还以为自己得先被杀了呢!
    刘彻接到南边郡县传回来的书信都惊了。
    随后便是龙颜大悦,下诏褒奖:“卿以数十人定南越,虽张仪苏秦不及也!”
    同时趁着南越被搅得一团乱,废南越国,设南海,苍梧等九郡,纳入大汉版图,封赵婴齐为南越侯,赐宅长安,实为软禁。
    樛宜因“助汉有功”,授南越最边郡太守,安国少季升任典属国,主理南越善后。
    刘彻本来未曾打算给樛宜如此高官,还是殷灵毓争取的。
    刘彻很疑惑。
    “你与她非亲非故,向着她做什么?”
    “同样是大汉功臣,陛下何故厚此薄彼?”
    “……纵有能力,妇人执政,终非祖制,向来女子少任外官。”
    “臣同样是女子。”
    刘彻哑口无言,仔细想想,樛宜是汉女,又为南越王后,今以汉官身份治旧越之地,正可昭示天下,凡效忠大汉者,无论男女出身,皆得重用。
    于是最终将其封为太守。
    樛宜的成功激励了刘姃,刘姃将其余调料的生意安排好,千里迢迢,直接去往海边,亲自跟进晒盐。
    元狩三年,南越国灭,而盐场出。
    刘彻为刘姃特设“海盐都尉”,品级与郡丞同级,总领沿海晒盐事务,协调各郡盐官,同时授大司农丞。
    刘姃最大的优势,在于她是皇室成员,盐铁为国家命脉,刘彻需绝对忠诚之人掌控,而刘姃天然可信,且拥有殷灵毓的偏向和垂青。
    而又能拿出膳方又能拿出调料,还能治病救人,参与政事的殷灵毓,则被民间称呼为“璇玑天女”,意为“高洁灵慧”和“通晓天机”。
    刘彻早从刘姃处得知过殷灵毓的态度,因此不仅放心默许,甚至推波助澜,塑造更彻底的“天命在汉”。
    私底下却与殷灵毓有过彻底的密谈。
    “真的没有仙神吗?”
    “陛下心中已有答案,何必再问?”
    “那你自己呢?殷灵毓。”
    殷灵毓沉默片刻。
    “不过是将千万人的见识凝于民家一身,方才造就了殷灵毓。”
    “那你能否告诉朕,大汉国祚几何?”
    “陛下,若我说‘万年‘,您信吗?若我说‘百年‘,您现在就要杀我吗?”
    “……你果然不怕死。”
    “但也会死,人都会死。”
    “那你觉得什么比长生更值得追逐?”
    “一场万民共赴的千秋梦。”殷灵毓轻声道:“天下人人饱暖,岁岁安康,人间盛世永恒。”
    刘彻沉默良久。
    “罢了,你回去吧。”
    殷灵毓还未走出殿外,刘彻又叫住了她。
    “你觉得能实现吗?”
    “总有一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