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武将们则显得更为冷静,他们的眼神坚定,有的轻轻抚摸着腰间的宝剑,仿佛在提醒自己即将到来的责任。他们知道,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将是冲在最前线的人。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锐利,仿佛能洞察每一个官员的心思。
    他知道,无论是丞相的建议,还是大将军的建议,都是明智的,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国力消耗。
    他心中明白,这场战争可能会成为大乾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必须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这时,一位年轻的文官站了出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陛下,臣有一计。我们可以利用大江的天险,布置水军,以水师为主力,配合陆军,形成立体防御。同时,我们可以派遣使者,与周边小国结盟,共同抵御大梁。”
    皇帝微微点头,显然对这位年轻文官的提议颇为赞赏:“此计甚好,朕准了。但结盟之事,需谨慎行事,不可轻信他人。”
    一位老臣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陛下,臣以为,战争并非唯一之选。我们是否可以派遣使者,与大梁进行和谈,争取和平解决此事?”
    皇帝沉吟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和平固然是上策,但大梁野心勃勃,恐怕不会轻易罢手。不过,朕会考虑你的建议,同时准备两手策略。”
    就在这时,一位声音尖锐的官员站了出来,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恐惧:“陛下,大梁的威胁巨大,我们不能冒险。金陵虽然重要,但皇城的安全更是至关重要。臣建议,我们应该优先保护皇城,让金陵自己想办法自保。”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一些官员开始窃窃私语,显然对这位官员的建议感到不满。
    但也有一些官员,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似乎在考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皇帝的脸色变得凝重,他紧锁的眉头几乎拧成了一团。
    他知道这个建议虽然自私,但却是出于对皇城安全的考虑。
    作为一国之君,他当然明白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命运,但同时,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样至关重要。
    毕竟,没有了皇帝,大乾的领导就会陷入混乱,这对国家来说或许更加致命。
    他缓缓地环视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位提出“优先保护皇城”的官员身上。
    这位官员的建议确实触动了他的心弦,但同时也让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矛盾与挣扎。
    一方面,他理解这位官员的担忧——皇城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他的个人安危;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皇帝,他不能公开表现出对金陵的放弃,否则不仅会动摇军心,还会让大梁更加嚣张。
    皇帝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他明白,此时此刻,他需要展现出一个帝王应有的决断与智慧。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诸位爱卿,本朝自开国以来,历经风雨,始终屹立不倒。今日面对大梁的威胁,我们更应该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向丞相和大将军:“丞相所言有理,金陵乃我国东边的重要屏障,绝不能轻易放弃。大将军愿意领兵前往金陵,本帝深感欣慰。朕决定,即刻调派精兵强将,增援金陵,同时加强大江沿岸的防御。”
    接着,他转向那位年轻的文官:“你的计策很好,利用大江天险,布置水军,形成立体防御,这是个明智之举。朕批准你的建议,同时派遣使者与周边小国结盟,共同抵御大梁。”
    最后,他看向那位提出“优先保护皇城”的官员,语气变得柔和了一些:“朕理解你的担忧,皇城的安全确实重要。但作为一国之君,朕不能因为个人安危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金陵若失,大乾将失去重要的战略要地,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朕决定,既要全力保卫金陵,也要加强皇城的防御,确保万无一失。”
    皇帝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但他内心深处,依然有一丝不安在悄悄蔓延。
    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考验着大乾的军事实力,更考验着他的智慧与勇气。
    但无论如何,他必须站在最前线,带领大乾度过这次危机。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听到皇帝的决定,纷纷跪下,齐声道:“遵命,陛下!”
    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皇帝的信任与支持,这一刻,整个朝堂的气氛变得庄严而坚定。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他们起身。
    他站起身来,走下玉阶,来到文武百官面前,语气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之大乾,需要你们的智慧与勇气。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保卫我们的国家,守护我们的人民!”
    文武百官再次跪下,高呼:“誓死效忠,保家卫国!”
    朝堂内外,回荡着这一声声誓言,仿佛预示着大乾即将迎来一场新的挑战,而皇帝与他的臣子们,已经做好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