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虚无之主 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红露看着大腹便便的楚不语好奇的说,小黑轻笑:
    “师父如今乃天地无二存在,所蕴自然也非寻常。”
    “便如慈虎师妹数十载,不语师娘怀三儿的时候师父境界高了太多,莫说数千年,数万年数十万年也是可能。”
    “......丫头片子们与我住嘴,便会说些耸人的言语!”
    赵寻安闻言面色大变,叉腰哼哼的说,几个女子与他一通呲牙裂嘴皆是哈哈大笑,赵寻安也是无奈:
    “教坏了真就教坏了,我这师道有缺啊!”
    阿姆见得禁不住揉了揉额......
    夜风穿廊,扶摇殿前的铜铃声未断。那一声声“继续”如细雨落心,不疾不徐,却将十年光阴织成一条绵延不断的线。阿土依旧坐在星图室中,白发垂肩,指尖轻抚过千零一颗星辰的轨迹。那颗曾黯淡欲熄的鸣沙城命星,如今已稳稳亮起,像一颗被重新点燃的希望。
    他闭目良久,忽而低语:“他们走得很远了。”
    话音刚落,星图中央忽然泛起涟漪般的光晕。一道虚影缓缓浮现??是阿尘,正蹲在一处荒原铁炉旁,满脸煤灰,手中握着一把尚未冷却的金属支架。背景里,十几个少年围着他,专注地记录每一个锻造步骤。画面一闪而逝,仿佛只是星河中的一瞬倒影。
    阿土睁开眼,嘴角微扬。“东荒十三镇的地基稳定系统已连成一片,他还在教人打铁。”他自言自语,“可笑的是,朝廷至今仍以为那是‘上古阵法遗存’。”
    与此同时,在南海观世塾的传灯会上,烛火未熄。小女孩手中的纸灯笼随风轻轻晃动,“我也能撑伞”几个字在火光中跳跃如生。林照站在人群之后,望着那盏小小的灯,久久不动。
    他知道,这不只是仪式。
    从雪原到西岭,从南离贫巷到东荒废城,无数个像阿尘、阿莲这样的人,正默默做着最平凡的事:修一座桥、熬一剂药、教一个字、铸一根柱。他们不留名,不立碑,甚至不愿被人知晓。可正是这些无声的脚步,让五域之间的仇恨渐消,让百姓开始相信??改变不必靠雷霆万钧,只需日复一日的坚持。
    一名年轻弟子走近林照,低声问:“先生,我们接下来该往何处去?”
    林照没有立刻回答。他抬头望天,春分之夜,双子星正悬于中天,明亮如初。他记得十年前,阿莲曾在信中写道:“星有其轨,人亦当守其道。”那时他还不能完全明白,如今却已懂得??所谓大道,并非飞升九霄,而是俯身泥土,把别人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路来走。
    “去最没人去的地方。”他终于开口,“去那些连信都送不到的村落,去看看有没有孩子还在饿着肚子读书,有没有老人病倒在床无人问津。我们要做的,不是拯救,而是唤醒。”
    弟子怔住,随即郑重行礼。
    次日清晨,数十名青年背起行囊,踏上通往边陲的小道。他们带的不是法宝,不是符?,而是《民约初论》的手抄本、净水器的设计图、简易针灸模型和一本本《巷口医案手札》的翻印册。他们要将已在各地开花的理念,种进更贫瘠的土地。
    而在南境疫后重建区,阿莲正坐在一间临时学堂里,听一群康复者讲述他们的梦。
    “我梦见自己在一个黑屋子里喊,没人听见。”一位中年男子声音颤抖,“后来有人开始唱歌,一点点把光唱进了屋子。”
    “我梦见女儿叫我妈妈。”一位妇人抹着眼泪,“我已经三年没听过她说话了……可就在昏迷的时候,我听见了。”
    阿莲静静听着,不打断,也不安慰。她知道,语言一旦回归,痛楚也会随之苏醒。但这是必要的过程??就像大地解冻时必有裂响,人心复苏也需经历撕裂与重建。
    她起身,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说下去。”
    然后转身对所有人说:“不要怕重复,不要怕琐碎。你们每一句‘我在’,都是对抗遗忘的武器。”
    当天下午,她收到消息:西北戈壁出现类似症状的新病例。不同的是,这次患者多为矿工,且集中在某座废弃灵矿附近。
    阿莲眉头微蹙。她立刻召集学生分析数据,发现病毒传播路径异常集中,不像自然滋生,倒像是……人为扩散。
    “有人在试验什么。”她喃喃道。
    与此同时,一封密信悄然送达扶摇殿。信封无署名,唯有莲花印记边缘多了一道划痕,像是警告。
    阿土展开信纸,脸色骤变。
    >“赤漠之下,渊门未闭。
    >百年前埋下的根,正在苏醒。
    >他们用活人试药,以怨念饲阵,欲借疫病重开‘归墟之眼’。
    >若成,则天地逆行,阴阳倒转。
    >我已难再现身,唯留一线线索:
    >查‘永宁药局’账册,溯其银流,可见幕后之人。
    >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