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那我问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本来是等我心性略微成熟,找到自己的路再教我治经,只是……”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悲伤之意。
    宋濂心中不禁生出怜悯之心,是个可怜的孩子啊。
    而且对马钰长辈的教导方式,他也有些惊讶。
    现在主流的教育方式,就是先背书。
    字都还没认全,就得先把经书背下来,等背熟了再回头去学习经意。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马钰的长辈先教他认识世界,然后再去治经,可以说与现行理念截然相反。
    不过宋濂倒是没有批评的意思。
    每一家都有自己教授子弟的方法,外人不了解其中道理,最好不要随便发表意见。
    可是……
    “既然未治经,岂可对先贤真意妄加评判。”
    马钰精神一振,终于要进入自己擅长的领域了。
    面上依然保持谦恭,说道:
    “正因为我没有深入研究,所以才能更公平的评价先贤之意。”
    宋濂眉头微皱,这个回答出乎他的意料,但也让他很是不满,太无知狂妄了。
    马钰自然能看出他的态度变化,不等他说话,就接着说道:
    “我家中长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道理。”
    “人就如那桑蚕,蚕食桑叶长大成虫,然后吐丝把自己包裹在茧里。”
    “对于蚕来说,茧就是整个世界。”
    “人通过学习得以成长,所学的知识就犹如那蚕丝,一点点将自己包裹。”
    “最后我们只能看到蚕茧内的一隅之地,不见外面的广阔宇宙。”
    “我家长辈称之为信息茧房。”
    “这些茧房有些是自己织的,也有些是在别人干涉下所织成。”
    “只有突破茧房,才能化茧成蝶,窥见宇宙之广阔。”
    “也正是因此,我家长辈才先让我泛泛的认识世界。”
    “这样将来我治经时才不容易被经书之意所困,就算不小心掉进茧房内,也有更大机会破茧而出。”
    “虽然现在我还未治经学识不深,却也说明我未被蚕茧包裹。”
    “故而能从更中立的角度,看待先贤之学。”
    “不敢说就是正确的,但一定是最直观的。”
    宋濂再次露出错愕的表情,知识信息茧房。
    好独特的理解,好高明的立意。
    对于提出这个理论的人,也不禁肃然起敬。
    隔壁马皇后也同样惊讶不已,而且她还马上就想到了对朱标的教育问题。
    作为君主,最重要的不是个人能力有多突出,而是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知道自己的国家是什么情况,然后将问题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很显然,马钰所言的教育方式,更加的适合朱标。
    论道才刚开始,就有这么大的收获,让她非常高兴。
    对接下来的讨论,也充满了期待。
    宋濂听到信息茧房理论,恨不得马上与马钰展开讨论。
    不过想到自己的任务,只能按捺住情绪,佯做严厉的道:
    “狡辩,不解其意而妄加评判,实在狂妄。”
    “老夫知你不服,那就考考你。”
    “既然你说自己泛泛了解过先贤之意,那我问你。”
    “何为恕?”
    马钰心中反而对宋濂的品德更加佩服,对方表面看很生气,实则处处都留有余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章那我问你(第2/2页)
    比如这个提问,如果他真的想打压自己,完全可以从具体的章句入手。
    自己没有治过经肯定答不上来,到时候他就能狠狠的打击乃至羞辱自己。
    可是他没有这么做,只是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笼统的概念性提问。
    而且‘恕’是论语里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书里就有现成的答案。
    只要了解过论语的人,都能回答的上来。
    这才是真正的德高望重。
    想到这里,他心里不由的生出敬意。
    对待这次的考较,也更加的认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恕。”
    宋濂并不意外,继续问道:“何为忠。”
    这次马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陷入了思索。
    见此,宋濂不禁露出一抹失望之色。
    ‘忠恕’是孔子除了‘仁’之外最重要的思想。
    先贤也早就给出了答案,朱熹将所有答案提炼总结成了一句话: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马钰连这个都不知道,可见他连泛泛了解都没做到。
    朱标也非常着急,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答不上来?
    别搞啊好不好。
    这不但关系着我以后还能不能学习管荀之学,还关系着我的面子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