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甲骨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研究结果,也都在战火中不知所踪了。”
    宋濂如丧考妣,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马钰心中有些愧疚,别把这老头给刺激疯了,连忙说道:
    “潜溪先生无需如此,事情还有补救的机会。”
    宋濂眼睛猛的亮起,连忙追问道:“你知道铜器的下落?”
    马钰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铜器的下落,但在战火降临前,我家长辈找到了关于疑似殷商文字的线索。”
    “什么?”这下不只是宋濂,就连朱标都惊呼出声。
    隔壁的马皇后也差点喊出声来。
    殷商文字?我没听错吧,这怎么可能?
    现存最古老的书籍是《周易》,传说为周文王所写。
    不论传说是不是真的,都说明一件事情,我们能看到的书籍,成书时间最早的也就是西周时期。
    西周之前的书籍是什么样的?没有人知道。
    之前的文字是什么样的?也同样不知道。
    人们对西周之前历史的了解,全部来自于西周以后的人编写的书籍。
    如果马钰说的是真的,他家长辈发现了殷商文字,那对新生的大明来说,意义可就太重大了。
    就这么说吧,不亚于找到了传国玉玺。
    只要想一想就知道,殷商文字已经消失数千年,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大明创建后现世?
    什么叫天命?这就是。
    啥?你说他家长辈发现殷商文字的时候还是元朝?
    来人,拖出去夷三族。
    还有人说是元朝时期发现的吗?
    总之,如果殷商文字是真的,那必须也只能是大明建立后发现的。
    此时她哪还坐得住,从椅子上站起来回踱步,恨不得冲到牢房去追问事情的真假。
    朱樉则一脸懵逼,啥情况这是?
    不就是殷商文字吗?宋濂那老头激动也就罢了,娘亲你为啥也这么激动啊?
    莫非您老人家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另一边,反应过来的朱标激动的道:
    “马兄,此言当真?”
    马钰郑重的道:“真的,根据我家长辈留下的线索,十有八九能找到踪迹。”
    宋濂也顾不上礼仪了,一把将朱标扒拉到一边,追问道:
    “什么线索?”
    看着一个踉跄差点摔倒的李文,马钰差点笑出声来,干咳一声掩饰情绪,说道:
    “我家长辈研究发现,那几尊铜器应当是殷商祭祀用的礼器。”
    “由此他联想到了礼记上的一句话。”
    “祭服敝则焚之,祭器敝则埋之,龟筴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
    朱标也没有责备宋濂的意思,他完全能理解对方为何如此激动。
    因为他自己也同样很激动,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答案。
    只是听到马钰搬出礼记中的话,他不禁再次疑惑。
    这句话的意思是,祭祀用的礼服破了、旧了,或者用过之后就要烧掉。
    礼器加工的时候残破,使用的时候损坏,或者使用过之后,就集中埋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章甲骨文(第2/2页)
    祭祀用的牲畜,也要埋起来。
    这和殷商文字有什么关系?
    宋濂毕竟见多识广,马上就猜到了真相,兴奋的道:
    “你家长辈找到殷商埋礼器的地方了?”
    马钰不禁暗赞一声聪明,点头道:
    “如果礼记的记载没有错,那就代表着古人会将大量祭祀用的礼器掩埋在地下。”
    “而龟甲、铜器一类的东西,可以埋藏千年而不腐。”
    “就算桑海桑田,导致大部分埋藏礼器失踪,也必然会有一小部分遗留下来。”
    “有了这个发现,剩下的就是如何寻找古人埋藏礼器的地方了。”
    一个惊天发现马上就要揭晓,宋濂激动的呼吸都变粗了:
    “如何寻找?”
    朱标也紧紧盯着马钰,生怕他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来。
    隔壁马皇后也竖起了耳朵,以免遗漏任何一个字。
    只有朱樉非常不爽,这小子磨磨唧唧故意吊人胃口啊,真想冲过去胖揍他一顿。
    马钰很满意这个效果,故意停顿了一会儿,将他们的胃口给吊足了才说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天是非常重大的活动,一般只会在京畿附近举行。”
    “我家长辈就翻阅史书,确定夏商的京畿所在。”
    朱标忍不住插话道:“可是史书对夏商的京畿,只记载了一个大致方位。”
    “偌大的地方,你家长辈如何能找到埋藏礼器的地点?总不能掘地三尺吧?”
    宋濂也疑惑的点点头,这么大的范围怎么找?
    真要是雇佣大量人去掘地三尺,这么大的动静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