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清晨六点,钢笔在郑宇轩掌心转了半圈,笔帽碰着指节,发出轻微的金属磕碰声。他没再盯着本子上的墨点,而是将笔轻轻塞进警服内袋,扣上纽扣时压了压口袋边缘,像在确认什么还在。
赵亮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条深蓝领带,崭新的,还挂着吊牌。他把领带往郑宇轩肩上一搭,笑着说:“头儿,系这个,配你那身最精神。”
郑宇轩低头看了眼,没动。
“今天不是你一个人上去。”赵亮自己动手,手指粗但动作稳,一边打结一边说,“我们几个都排好了位置,林悦在后排中间,我瞅着她有点紧张,估计上台前还得翻两遍发言稿。”
郑宇轩抬手摸了下领带结,指尖蹭到一丝凉意。他没说话,只是整了整肩章。
七点二十分,市局礼堂外陆续有车停下。郑宇轩走在队伍最前,赵亮紧随其后,林悦落在第三排。他们没走红毯,也没在签名板前停留,直接进了侧门。
礼堂灯光渐亮,主持人开始介绍获奖集体。台下坐满了人,有各分局代表,也有家属。郑宇轩目光扫过前排,忽然顿住。
陈建国站在通道边,怀里抱着女儿,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脚边放着一个旧布包。孩子小脸贴在他胸口,睡着了。
郑宇轩走过去。陈建国抬头,眼眶立刻红了。
“郑警官……”他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吵醒孩子,“我……我就想来看看。”
郑宇轩点头,没多问。
陈建国忽然往前半步,膝盖刚弯下去,就被郑宇轩一把托住胳膊。
“别。”郑宇轩说。
两人僵了几秒。陈建国喘了口气,抬起头:“那天在康复中心,我蹲在地上,她抓我衣服,我才知道……我还能当爹。”
郑宇轩看着他,没接话。
“今天你上台,我看着,心里就一句话——”陈建国声音抖了,“我们家活过来了。”
郑宇轩伸手,轻轻拍了下孩子的背。那小手在他碰触的瞬间,微微动了动,攥紧了父亲的衣领。
“那天你蹲着,我才明白什么叫破案。”郑宇轩低声说,“今天我站这儿,不是来领奖的。”
陈建国没再说话,只是把孩子抱得更紧了些。他转身走开时,背挺得比来时直。
八点整,表彰仪式开始。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破案纪实片段:窝点搜查、婴儿交接、法庭宣判。画面切到赵亮冲进房间抱起孩子的那一幕时,台下有人轻声抽泣。
主持人念到重案组集体二等功时,郑宇轩起身,带着队员上台。奖状递到手里,他没看,直接交到赵亮手中。
“接下来,请一线干警代表赵亮同志发言。”主持人说。
赵亮握着奖状走上讲台,站定后没立刻开口。台下安静下来。
“有人说我们是英雄。”他终于说话,声音不大,但传得很远,“可我在窝点抱起那个婴儿时,他看我的眼神,不像看救他的人,像看又要抢走他的人。”
台下有人交换眼神,前排一位领导微微皱眉。
赵亮没停:“他不哭,就那么睁着眼,盯着我。我把他抱起来,他手指一直抓着空气,像是想抓什么回来。后来我才知道,他之前被换过三次手,每次都是陌生人抱走,再转给别人。”
他顿了顿:“我们不怕冲进去,不怕追人,不怕流血。我们怕的是,把孩子交回去,他们还得重新学怎么认爹妈,怎么相信一个家能稳稳地在那儿。”
礼堂里静了几秒。
“破案不是终点。”赵亮声音抬高了些,“孩子回来,只是开始。我们抓了人,可有些东西没抓回来——他们哭的权利,笑的权利,半夜醒来不怕黑的权利。”
他看向后排:“我建议,以后每个大案收尾,不只是写结案报告,还得写一份‘回家报告’。谁接的,怎么接的,孩子第一反应是什么,家长有没有抱稳。这些,也该是破案的一部分。”
台下依旧安静。然后,从后排开始,掌声一点点响起来,像雨点落在干土上,先是零星,接着连成一片。
郑宇轩低头,看见自己右手掌心有一道浅痕,是刚才握笔太紧留下的。他没去擦。
主持人接过话筒,宣布下一项颁奖:“接下来,授予法医林悦同志‘年度技术先锋’称号。她在本案中通过医学数据分析,为侦破与救助同步推进提供了关键支持。”
林悦起身时动作迟缓,像是不习惯被这么多人注视。她走上台,接过奖状,手指微微发抖。
主持人示意她讲几句。她张了张嘴,又闭上。
郑宇轩从后排起身,走到台侧,轻轻按住她拿着奖状的手。
“那天你画出脑供氧曲线,”他说,“不只是救了一个孩子。你改了我们办案的逻辑。”
林悦抬头看他一眼,深吸一口气,接过话筒。
“法医平时做的,是给死人说话。”她声音平稳下来,“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