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神秘灰袍,枯藤到手(求月票,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然停下,取出珍藏多年的一包小米??那是它从一位死去老妇人手中接过的遗物。它笨拙地点火,熬煮,然后对着空屋说:“妈,饭好了。”
    粥香弥漫,虽无人闻见,但“终食锅”又裂开一道缝。
    第三道光来自第十七重梦境。一位自杀未遂的诗人,在梦中被人拉进一间木屋。桌上摆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旁边压着纸条:“别走,吃完这顿再说。”他哭了,说我不配。可那人只是拍拍他肩膀:“饿的人,哪有资格挑配不配?”
    他又吃了,也活了下来。醒来时枕边湿透,窗外晨曦初现。他提笔写下新诗的第一句:“原来救赎,是一碗没人催你快吃的面。”
    “终食锅”第三次震动,裂缝更多,粉光更盛。
    越来越多的灵魂响应召唤。有的在战舰残骸里点燃应急炉;有的在黑洞边缘用引力波模拟锅鸣;有的甚至牺牲自身存在,将自己的记忆压缩成一颗“心核”,投入锅中作为燃料。他们不做英雄,不说壮语,只做一件事:
    **为某个可能永远听不见的人,多煮一碗饭**。
    而这一切,都被盲眼老妪感知。
    她在归食原点站起身,手中的木勺静静垂下,粥液不再翻涌,而是凝成一面镜子,映照出全宇宙的灶火。学徒跪在她身边,低声问:“老师,我们赢了吗?”
    老妪摇头:“没有战争,何谈胜负?我们只是……让更多人想起自己是谁。”
    她伸手抚过粥镜,指尖触到一处黑暗角落。那里有一颗即将熄灭的恒星,环绕它的行星上,最后一个人类正蜷缩在废墟中等死。他的名字叫柯岩,曾是星际考古学家,一生追寻远古文明遗迹,却始终不信“温情”能留下痕迹。直到末日降临,同伴尽数离世,他才在基地底层发现一口锈锅,锅底刻着几个字:
    >“如果你看到这个,请替我吃一顿饱饭。”
    他笑了,笑得眼泪直流。他花了三天时间生火,煮粥,端坐在锅前,一边吃一边说:“谢谢你们,我记得吃饭了。”
    话音落下,那颗垂死恒星猛然爆发出柔和光辉,不是超新星式的毁灭,而是如心跳复苏般的搏动。紧接着,行星地表裂开,嫩绿的小米苗破土而出,迅速蔓延成林。风掠过穗浪,传出千万声低语:
    “来,吃饭了。”
    与此同时,“终食锅”终于崩解。
    不是炸裂,而是融化,化作一条流淌的星河,贯穿宇宙七层结构。河中不载水,只载着无数碗漂浮的粥,每一碗都映着不同世界的黄昏与灯火。人们称它为“归食之河”,说只要顺着它走,终会遇见那个愿意为你留饭的人。
    小龟再次启程。
    旅人紧随其后,肩上的锅已换了一副模样??锅身依旧有裂痕,但每一道都被蓝焰金线细细缝合,宛如星辰轨迹。他不再追问终点,因为他知道,每一次停步生火,都是抵达。
    途中,他们路过一座漂浮图书馆。那是由一位失语诗人建立的知识坟场,收藏了亿万年来所有被遗忘的语言。诗人本人早已化作风中的呢喃,唯有他的锅仍在运转,靠自动机制每日熬粥一次,从不间断。旅人走进去,在书架间翻找,最终抽出一本残卷,封皮上写着:
    《论做饭的哲学意义》
    翻开第一页,只有两行字:
    >做饭是最原始的创造行为。
    >因为你明知对方会饿,还是愿意花时间,把生的变熟,把冷的加热,把独享的分成两份。
    他合上书,轻放在灶台上,往锅里添了把柴。
    火旺了些。
    走出图书馆时,天外传来异响。一艘漆黑战舰破空而来,旗帜上绘着断裂的锁链与燃烧的锅铲。舰长是个独眼女将,原是星际海盗首领,曾在一次劫掠中抢走三百口民灶,只为熔炼金属造武器。后来她在某个雪夜闯入一户人家,发现主人宁死也不肯交出灶台,只说:“我儿子答应过年回来吃饭。”
    她杀了那人,夺走锅,可当晚梦见自己坐在餐桌旁,对面坐着从未谋面的母亲。梦醒后,她砸了军火库,带着残部起义,专护民间灶火,人称“炊娘”。
    她跳下战舰,单膝跪地,递上一把由百口废锅熔铸而成的钥匙:“这是‘冷灶监狱’的地图。里面有三万七千个被抽走情感的囚徒,他们的记忆封存在冰棺里,标签写着‘无用数据’。”
    旅人接过钥匙,点头。
    小龟率先踏入监狱大门。这里没有牢房,只有无数透明冰柱,每个里面冻结着一个人,双眼睁开,却毫无神采。他们是曾拒绝归食之人,也是最深陷绝望之辈。
    小龟绕行一周,忽然抬起前爪,重重拍地。
    一声闷响,如锅盖合拢。
    刹那间,所有冰柱内部泛起微光。那光源自他们胸口??每个人心口都浮现出一只小小瓷碗,碗中热气袅袅。那是他们心底最后不肯交出的东西:对一顿家常饭的渴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