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千古未有——官农制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77章千古未有——官农制度(第1/2页)
    又是一次大朝会开始了,这一次算是这段时间来的总结。
    经过这一趟民间的整治行动,李承乾突然发现,问题真的非常严重。
    不是说哪里有恶霸的问题,这是永远都杜绝不了的。
    核心是‘何不食肉糜’的问题。
    日常事务汇报完毕之后,李承乾说:“诸位爱卿,最近几个月朕在做什么,相信你们也清楚。
    朕没有听到你们反对的声音,甚至没有听到御史台的风闻奏事。
    原因是什么,朕心里很清楚!
    这一次,朕派鬼神军团的人巡查天下,没有给你们打招呼,就是突然间心血来潮。
    做了什么事情,相信你们多多少少都清楚。
    某些实在做得太过分的,已经被朕砍头了。
    他们或许是你们家的谁谁谁,朕懒得去深入的查。
    这次巡查,也差不多到此为止了。”
    听到李承乾说到这里,百官心中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确实还有那么一批,和他们关系比较近,甚至就是他们三代以内血亲的人,躲过了这次李承乾不打招呼的巡查。
    如果李承乾继续这么干下去,迟早有一天会查到他们头上去。
    李承乾自己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甚至心里非常清楚。
    鬼神军团的人,本身的局限性非常大,他们没有人的自主性和逻辑性。
    一旦没有被他们撞到,那就能够轻易躲过去。
    李承乾清楚,水至清则无鱼。
    贪官恶官就跟百姓一样,属于收割一茬又有一茬,人心也不是一成不变。
    就算现在是清官的,未来也不一定不会变成贪官。
    做一次,不过是让他们收敛一点,好好执行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虽然说,此次巡查天下到此为止!
    但,朕发现,暴露了很大的问题。
    地方上,为什么就杜绝不了一些龌龊的事情?
    为什么人只要占据相对的高位,就总是要欺压低位的存在?
    为什么有些读书的时候,说要为民请命的书生,一旦为官之后,却变得那么快?
    为何人总是不看后路,只想着眼前的利益?
    是目光短视,还是大环境如此?
    朕思来想去,发现是大环境如此!
    你不拿,我怎么好意思拿?
    我不拿,我的上官怎么拿?
    我不欺负人,我怎么显示出我有权有势?
    你不欺负人,你怎么跟我玩?
    诸位爱卿,你们说是不是啊?”
    百官顿时头皮一麻,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怎么,不敢说,不会说,还是不能说?”
    李承乾怒气勃发,皇帝的威势散发出去,无形有质的威势,压得百官心中沉甸甸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朕当监国的时候,曾经写出来的。
    四年了,难道还没有传遍天下吗?
    朕真的不该对你们有什么期待!
    让你们一群有权有钱有地的人,明白一群没钱没钱没地的人,到底该怎么活!
    你们真的清楚吗?
    就凭你们坐在府衙里面想吗?
    朕决定,从明年开始,成立一个新的制度。
    这个制度,朕定名为官农制。
    百官的官,农民的农,制度的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7章千古未有——官农制度(第2/2页)
    从明年春耕开始,朕划出一片长安周边的薄地甚至荒地。
    这片薄地,按照百官每人三亩地来算。
    这三亩地,归百官自己负责。
    从春耕播种开始,每年换着种,而且必须是自己手动种植。
    比如说,今年种水稻,明年种麦,后年种豆等。
    这三亩地,百官必须亲自侍弄。
    当然,朕也不厚此薄彼,朕自己同样有三亩地。
    这三亩地,一年下来的收成,都归各自所有。
    由当代皇帝,带领百官亲自种地,体会民间疾苦!”
    从周朝以来,历朝历代其实皇帝都会种地。
    不过那个种地,不说也罢。
    就拿唐代来说,先是在先农坛举行亲耕礼,祭祀先农后,皇帝执耒耜三推三反(即三次推犁),随后三公九卿依次耕作,级别越低者耕作次数越多(如卿大夫需耕九推)。
    这种作为,更多的是一种礼仪,甚至都不会每年举行一次。
    只会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个政治性的宣传,根本算不得什么亲自种地。
    朝堂上,百官全都骚动起来。
    “陛下,不可!”
    “陛下,我等年岁已高,实在无力种地……”
    “陛下,臣从来没有种过地,只怕有负重托啊!”
    “……”
    李承乾任由他们闹腾,只是他属于帝王的威势,却越来越沉重。
    百官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都感觉胸口沉甸甸的,甚至有些喘不过气来。
    那皇位上坐着的李承乾,似乎化身为了猛兽,随时都会扑过来。
    “从来没有种过地,那就不能够学吗?
    年岁已高无力种地,没问题。
    有儿子的把儿子拉来种,没有儿子的把女儿拉来种。
    只有一种官员可以不用种地,哪就是已经绝户,且自己年岁已高!
    哪位爱卿属于这种情况,给朕报来,朕给你免了。
    那民间百姓老了,他们就不用种地了吗?
    但凡肚子饿了,他们跪着爬着,也得去种。”
    李承乾要他们种地,希望大家都不要忘本。
    真有那种老了的,反正也没几年可活,正好让他们把儿女甚至孙子辈的拉来。
    为大唐的下一代,奠基!
    李承乾这话一出,百官后背升起冷汗。
    他们明白了,李承乾这是玩真的,而且不允许他们任何人拒绝。
    “既然是种地,你们可以跟老农请教,也可以自作主张,更可以不管不顾。
    但朕先说明,每块地每一种作物,都有一个最低标准产量。
    既然是最低标准产量,朕不会太过于苛刻。
    达不到这个最低标准产量,无论你是谁,罢官免职!
    除非,遇到天灾等不可抗力因素。
    否则,在这个标准产量之上,每年最后十名正职降为副职,副值降为下一级。
    与之相反,前十名升职,但只升职一次,降职的每年都降,直到退出朝堂。
    连续三次,也就是连续三年,若都获得最后十名,除非是不可抗力因素,否则罢官免职。
    相反,连续三年获得前十名者,可以免除耕地五年!
    当场计算,当场称重,杜绝一切舞弊。
    皇帝若连续三年获得最后十名,则下达一份罪己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