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退休金制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4章退休金制度(第1/2页)
    “养老金制度,从明年开始施行!
    试行五年,五年之后普及天下七品以上官员!”
    这么做,是因为六七品的官员太多了,是属于绝对的基层官员,再往下就是属于吏了。
    先从上到下,把上层整理清楚再说。
    “陛下万年,大唐万年!”
    “陛下万年,大唐万年!”
    “……”
    就连出钱的唐俭都没什么想法,反正现在国库钱多的是,更何况未来还有他一份。
    虽然活到六十岁,有那么一些难度,但也不是特别难。
    “先不要高兴那么早,要想拿到这笔养老金,是有前置条件的!”
    李承乾一句话,让大家瞬间又紧张起来。
    “第一,养老金的数目,不只是跟退休时的官职挂钩,还和当前的物价挂钩。
    举个例子,假如今年某个官员退休,该官员的俸禄是年俸两百石,月禄四贯钱!
    那么折合起来,年禄是四十八贯钱,退休后年禄是二十四贯钱,奉田和奉米,全部收归朝廷另行分发。
    这二十四贯钱,是一直到该官员去世,都不变的。
    假如以后物价增长,十年后,同样的官员,年禄假如达到一百贯,那他的退休金,就是按照五十贯来发。
    懂朕的意思吗?”
    百官若有所思,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道。
    看起来想要拿到更多的退休金,必须是自己退休那会儿,俸禄就够高。
    而俸禄够高的前提,显然是朝廷有钱。
    朝廷有钱的前提,又显然是民生安康,大唐强大。
    这是逼着官员,好好为大唐的繁荣努力啊。
    要不然,若是十年后退休的官员,还没有十年前退休的同档次官员退休金高,这说出去自己也没脸啊!
    李承乾这一招是想干什么,官员们瞬间想明白了。
    官员的俸禄这么高,是因为其实在大多数封建王朝,吏是官员去供养。
    换句话说,官员的俸禄之中,需要自行拿出一部分来养吏,也就是养那些跑腿的,还有服侍自己的。
    朝廷这边,是不管吏的供养的。
    并不是说,这些钱就全是官员的。
    至于奉田,也是请人种,然后收租。
    其实奉田的收入并不多,更像是一种安抚的手段,五品官员也就两百亩左右,并且是属于在任上才有的。
    有地有粮,心中不慌嘛,就这么回事。
    奉米,一年两百石左右,五品官要养的吏可不少,能剩下的也不多。
    算下来,如果吝啬点,五品官员自己个人的年收入,也就是二十贯钱左右,大方点的可能剩不下十贯钱。
    都是家大业大要讲排场的,哪里都要花钱。
    这是五品官的俸禄,已经称得上是高官了。
    这个俸禄其实是挺合理的,李承乾还给他们增加过一次,直接翻了两成。
    “诸位爱卿啊,想要拿到退休金,也没有那么简单。
    朝廷的钱,来自于百姓的税收,自然要对百姓负责。
    作为官员,政绩永远是考察的重点。
    而在政绩之中,民生是重中之重。
    过往的事情,朕就不追究了。
    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开始,朕的考察评估就开始了。
    标准嘛,就两点!
    一,本职工作有没有做好,在相应职位上有没有犯过重大错误,或者失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4章退休金制度(第2/2页)
    二,历任为官之地,百姓的评价如何。
    这两点考察并不严苛,只要够得着中中以上,就可以拿到养老金!
    反过来,一旦查出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事关民生。
    那不好意思,退休之日,就是尔等入狱之时!
    该抄没家产就抄没家产,该杀头就杀头!
    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
    当官不为民做主,就该回家伺候老母。”
    百官心中顿时警惕起来,这可不得了啊!
    “还有,在任上做的所有民生工程,追责贯穿一生!
    举个例子,某处水渠垮了,垮塌的原因是什么。
    若是山体滑坡,或者确实非人能逆转,此不足为怪。
    要是垮塌之处,发现是质量问题。
    比如水泥少用,厚度不达标,各类质量问题。
    那么首先就会追查,这是哪一位在地方官员时期修建的。
    这叫做终身责任制!
    若只是建筑设施毁坏,首先抄没家产重建,家产不足者,差一贯钱判刑一年,以劳动偿还。
    刑期达到二十年以上,斩立决!
    若是因此出现人命,伤及一人性命,那就以命抵命。
    伤及二人性命,本人斩立决,父子孙等不得为官,已经围观者罢官。
    若伤及两人以上性命,全家流放三千里,上官问责,十年不可晋升,死伤五人以上上官罢官免职。
    朕给你们好的,让你们一辈子不用为柴米油盐,劳心劳力。
    那么你们也要给朕,一个日新月异的大唐,一个百姓满意的大唐!”
    现在说官员是百姓的公仆,那是在说笑话,不如直接和他们的利益挂钩。
    这样一来,他们自然而然,为利益而动。
    这比用条条框框限制他们,他们自己去阳奉阴违,要有效太多。
    只要朝廷有钱,发给他们又如何?
    他们拿着不用,那就不是钱。
    用出来了,自然会惠及天下百姓,也会变成税收,重新回到国库。
    官就是官,民就是民,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不如直接谈利益。
    “陛下,这是否过于严重?”房玄龄赶紧问道。
    “哦,对!
    既然如此,该官员家里人可以主动向上官举报。
    未造成严重后果,不波及家人。
    造成严重后果,一律按照以上执行!
    对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未享受其家庭资源的。
    比如不受重视的庶子庶女,私生子女等。
    若是仆从或者下吏告密,则奖励其家产一成。”
    房玄龄哑然,他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偏偏李承乾就说出了这个意思,明白人都懂。
    因此,房玄龄赶紧退下了。
    刑部尚书刘德威站出来道:“臣遵旨!”
    以此形成法律条款,是他的事。
    李承乾也认为,盛世之中,不能让百姓还有一种高压的感觉。
    所以,针对普通犯罪或者百姓的刑罚,可以轻一些。
    但是,针对官员和重刑犯罪的惩罚,绝对不能太轻。
    代价太低,就总是有人犯。
    这些人手里掌握着权,李承乾就要震慑他们那颗骚乱的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