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想起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悬镜司的人得了许卓的命令,涌入李府,美其名曰协助点算。
    而被押走的陈景明,则是一路高呼冤枉,“许卓小儿公报私仇,陷害忠良”、“陛下明鉴”之类的话语,引得整条街的百姓都伸长了脖子看热闹,议论纷纷。
    就在此时,一名悬镜司的校尉神色匆匆地从人群外挤了进来,快步走到许卓身边,压低了声音,急切地禀报道:“大人,宫里……宫里传来消息!”
    “陛下……陛下似乎对您今日在李府的行事,颇有微词,已经口谕下来,召您……即刻入宫面圣!”
    女帝“颇有微词”,召他即刻“入宫面圣”。
    这八个字,字字千钧,让许卓心头一凛。
    看来,今日在李府的动静,确实是闹得太大了。女帝这是既要用他这把刀,又怕这把刀太过锋利,伤了她的手啊。
    许卓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念头急转。
    他对着那名校尉点了点头,沉声道:“知道了,你先下去,李府这边的事情,继续按计划进行,不可松懈。”
    “是,大人!”校尉领命而去。
    许卓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袍,大步流星地向着皇宫方向而去。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女帝洛凤瑶端坐于龙案之后,面沉似水,凤目低垂,一言不发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朱红的御笔在她白皙修长的指间时而停顿,时而疾走,发出沙沙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御书房中,显得格外清晰。
    大太监魏公公垂手立于一旁,平日里总是挂着几分谄媚笑容的脸,此刻也绷得紧紧的,神色比往常凝重了数倍,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有丝毫异动。
    许卓迈入御书房,空气中那股无形的压力便扑面而来。
    他躬身行礼:“臣,许卓,参见陛下。”
    洛凤瑶仿佛没有听见一般,依旧专注于眼前的奏折,并未让他起身。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足足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御书房内除了翻阅奏折的沙沙声,再无半点声响。
    许卓就这么躬着身子,保持着行礼的姿势,一动不动。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至少有数道目光,如同实质一般,在自己身上来回扫视。
    终于,洛凤瑶放下了手中的朱笔,抬起了臻首。
    她那双深邃美丽的凤目,此刻却如同两潭寒泉,不见丝毫波澜,只是淡淡地看着许卓。
    “许卓。”
    “朕让你查办齐王党羽,是让你为国除奸,肃清朝堂,不是让你在京城之内搅起腥风血雨,弄得人心惶惶,百官不宁。”
    “今日你当街羞辱刑部尚书,强索巨款,又随意抓捕御史,可知外面已经有多少弹劾你的奏章,堆在了朕的案头?”
    洛凤瑶的声音平淡,却带着寒意。
    许卓心中了然,这是女帝在敲打他,也是在试探他的底线和忠诚,更是要看看他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若是应对得不好,今日这关,怕是难过。
    他缓缓直起身,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从容不迫的微笑:“陛下息怒。”
    “臣今日所作所为,看似孟浪,实则句句桩桩,皆是奉陛下之命,行霹雳手段,方能显陛下清除积弊、整顿朝纲之决心。”
    “李文风身为刑部尚书,其侄李如松贪墨十万两白银,已是铁证如山。子不教,父之过,李如松有今日,他李文风难辞其咎!”
    “臣追索赃款,乃是为国库追回损失,此乃臣之分内之事,何错之有?”
    “至于那御史陈景明,”许卓话锋一转,带着几分不屑。
    “身为御史,本应明辨是非,弹劾奸佞。但他却在朗朗乾坤之下,公然为罪臣李如松张目,甚至出言不逊,阻挠臣办案。”
    “其言辞之间,与那李家逆党同声同气,若非臣当机立断,将其拿下,岂非纵容奸邪,寒了天下忠臣之心?”
    “至于那些弹劾臣的奏章,在臣看来,无非是齐王党羽的负隅顽抗,见臣动了他们的奶酪,便急着跳出来反咬一口罢了。臣相信陛下圣明烛照,明察秋毫,定能洞悉其中奸宄,自有公断。”
    他这一番话,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洛凤瑶听完,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目紧紧盯着许卓,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良久,她语气也稍稍缓和了几分:“你倒是能言善辩,巧舌如簧。”
    “不过,许卓,你要记住,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凡事不可太过,需懂得张弛有度。”
    “齐王党在朝中经营多年,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拔除之事,非一日之功,需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朝局动荡,反而不美。”
    洛凤瑶这番话,既有敲打,也有提点,更是在给许卓划定行事的界限。
    既要他继续当这把快刀,又不能让他这把刀完全脱离自己的掌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