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组成红军第12军。6月,红4、红6、红12军组成红军第1军团。8月,红1军团与红3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教员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10月,红一方面军攻克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此后,赣西南、闽西两苏区统称中央苏区。
1931年1月15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县小布成立。在周恩来未到任之前,由项英、教员先后代理。
经过几年发展,教员朱德周恩来在赣西南闽西领导的,以南昌起义军余部为班底的红一方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最大主力红军,又称中央红军。
贺龙自南昌起义后,从香港辗转多地,最后,又回到发迹之地湘西,湘西地区驻军多是贺龙北伐时的旧部,土匪势力猖獗,而国民党军队势力薄弱,便于德高望重者收编改造。湘西声望巨大的贺龙通过中央苏区的批准,于1928年初,重回到湘西桑植县刘家坪乡,领导荆江两岸发动年关暴动,并创建中国红军第二军团,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仗义豪爽的贺龙极善结交朋友,仅一年招兵买马,就发展成近万人部队。
经过几年发展,贺龙萧克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领导的,以贺龙旧部为班底的中国红军第二军团,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1927年11月13日,中国湖北省爆发黄麻起义,鄂豫皖边界的黄安、麻城二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潘忠汝戴克敏的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黄麻起义的三万工农革命鄂东红军立刻遭到地方军阀和国民党军的联合围剿,部队分散突围各自在大别山山区隐蔽发展。
1931年1月,鄂豫皖鄂东红军打破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鄂东红1军同红15军会师合编为红4军,共1.25万余人。5月中旬,成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张国焘任分局书记兼军委**。
5月底,鄂豫皖苏区红军打破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共歼国民党军3个多团,击溃1个旅。7月,红4军主力由豫南地区南下,在英山、蕲春、黄梅、广济地区展开攻势作战,至9月,共歼国民党军7个多团。10月,在皖西组建红军第25军。
1931年11月7日,红4、红25军在湖北省黄安县七里坪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全军近3万人。红4军军部由方面军总部兼,辖第10、第11、第12师;红25军,旷继勋任军长,王平章任政治委员,辖第73师。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标志着鄂豫皖苏区红军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进行更大规模的作战创造了条件。
在黄埔军校一期生徐向前的杰出军事指挥下,红四方面军屡次战胜地方军阀和国民党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九章:投奔红军(第2/2页)
经过几年辗转作战发展,张国焘徐向前在鄂豫皖大别山地区领导的,以湖北黄麻起义鄂东军为班底的红四方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大主力红军,足迹遍布鄂豫皖川甘藏,歼敌88万。
三大红军主力在中国南方迅速崛起,作战英勇,军纪严明,吃苦耐劳,人数众多,其综合实力已经超越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军阀,仅次于南京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刚结束中原大战,收编地方军阀权限的蒋委员长立刻着手围剿中国南方的三大红军主力,首先就拿江西南部的中央红军开刀。
中国地大物博,面积广阔,从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起义开始,起义军在闽粤转了一个大圈后,最终还是回到江西省南部山区发展,蒋委员长没想到,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也没想到。
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中央苏区军民先后取得粉碎国民党军第一、第二、第三次大规模“围剿”的胜利,赣西南、闽西两苏区联成一片。中央苏区发展到包括28个县境、拥有15座县城,总面积5万多平方千米,人口达250多万的全国最大苏区。
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举行,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选出63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教员任**,项英、张国焘任副**。大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其“全部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同年3月,中央苏区军民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至8月,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央苏区内建立了江西、福建、闽赣、粤赣四个省级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