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昏睡百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船老板为舵手。
    翌日早晨,刘悟透一板凳老何三人驾驶‘淬火’号帆船去宜昌采购物资,太上皇’顺便把黄金兑换成白银。
    停靠在宜昌江边码头,一板凳留守船上,刘悟透与老何去宜昌城中钱庄,准备兑换白银和铜币。走在街头,铁匠突然发现宜昌城出现‘中国通商银行’这新玩意钱庄,就决定偿鲜。
    宜昌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转运站,商贾汇聚,船只云集。
    人生第一次走进银行,询问打听到千足黄金一两可以兑换十四两白银,高兴坏了的‘太上皇’掏出金条给银行经理当面验货,银行经理当场验证后得出结论:全部是合格的千足金,八十七两黄金兑换成一千二百一十八两白银。
    银行经理认为这位千足金顾客应该是一位大老板。
    银行当场拿出白银交付刘悟透,谨慎的铁匠拿起一个个二两重的银圆宝先放手中掂量观察,突然拿着一个向经理说:“这只银圆宝里掺有半两铅。”
    银行经理惊讶,不知所措,他也不知道如何验证,当时中国的平常人不知道铅为何物,便好奇问这位精明的顾客:“你怎么知道这只里面掺有铅?”
    “我是开铁匠铺的,从小精通各种金属的冶炼提纯!”铁匠表明身份。
    于是,银行经理把刘悟透认为掺假的银圆宝退换,直到刘悟透满意为止。
    兑换完后,银行经理想给刘悟透提供贷款,就是有息借钱,问铁匠愿不愿意把兑换的白银放在银行里做抵押,另外可借款高达三千两白银的限额。
    “我用自己这颗脑袋抵押能贷款多少银两?”不愿拿手中现金抵押的‘太上皇’突然问了一句。
    银行经理不吭声。
    急需回牛角镇的‘太上皇’背投一袋银子出门,赶时间去采购物资。
    修理厂需要柴油和废弃金属,铁匠铺和新建的玻璃厂需要煤炭和硼酸,七十吨级的‘淬火’号装载满满,准备从宜昌长江码头返航。这时,三艘四千吨级的螺旋桨货轮进港停泊,都来自上海。刘悟透叫停老何,暂时不返航,他要观察这些没有风帆的铁甲庞然大物。
    一艘四千吨级的螺旋桨货轮相当于拥有五十七艘‘淬火’帆船的载重量,五十七艘帆船排成一列在哭河上行驶是多么壮观呀!
    ‘太上皇’心动了,被螺旋桨千吨级货轮吸引,他也想拥有一艘,专门跑四川至上海航线,柴油、煤炭、铁轨、矿石、木材,这些薄利多销的大宗商品走水路运输最划算。
    内侄一板凳叫醒痴心妄想的姑丈刘悟透,说要趁天气良好日夜兼程返回牛角镇。
    醒悟的‘太上皇’命令启锚开航。
    船上的刘悟透彻夜不眠,他对机械结构能过目不忘,一直都在琢磨尊严螺旋桨/柴油发动机/铁甲外壳/探照灯的制造原理,买不起,就自己模仿制造缩小版的。
    一个机械创意在脑海萌生:如果给哭河的木制帆船安装小型柴油发动的小型螺旋桨,应该不矛盾。
    当‘淬火’号抵达牛角镇瓦罐码头,已是深夜,大家又赶快卸货。未满三十岁的刘悟透精力出奇充沛,三天三夜不眨眼,照样头脑清晰。
    卸完货物,‘太上皇’又秉灯对账,明天天亮,就去偿还所有债务。
    第二天上午,刘悟透背托一袋银两去还债,挨家挨户对账,他借款时承诺十两白银一年的总利息为一点五两白银。
    现在一年未到,‘太上皇’提前还款,并以十两白银二点五两白银的利息偿还。
    债主们兴高采烈接受了‘太上皇’的提前还款,不敢相信铁匠的机械修理厂这么赚钱,日进斗金。
    最后,刘悟透来到牛角镇衙门寻找马太爷偿还二手机床购买款。
    马太爷正在衙门生闷气,当初他带着四个革命党员人头去汉口湖广总督府邀功,准备升官,可革命党人头在半路腐烂变臭。在汉口,总督府接待官员没看见进贡的金银钱财,只看见木匣里的畸形腐臭人头,就把深山的八品小官臭骂一通。
    赔了夫人又折兵,湖广总督府邀功失败的马太爷回到牛角镇衙门,整天举枪大骂遥远的湖广总督府官员:“一群贪财奴才!迟早要被革命党端了老巢!”“生儿子没**的衣冠禽兽!一边大喊禁烟,一边大口抽***!”“吃喝嫖赌抽样样样俱全的狗官当道,大清不亡才怪!”……
    衙兵们人人自危,不敢相劝镇太爷。
    走进衙门大院的‘太上皇’得知马太爷生闷气的来龙去脉,递上一百五十两白银道:“马爷,这是你老人家的机床购买款!合计利息加运输费一起计算的,一百五十两白银。”
    “不是四十两吗?怎么这么多?”马太爷问。
    “里面有利息和运输费。听说马爷为维护大清朝廷的基业,亲自押送四名革命党员去汉口审讯,不料奸臣当道,无视马爷的一片忠心。车马劳顿回来,应该散散心,小人进贡几两银子敬请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