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一共。
看似目光是在大乾皇帝的身上,实则余光则全在周遭的文武大臣身上。
“此事无论是对于何人来说,都是极为有益的,尤其是对大乾王朝的命脉,此事更是重中之重!”
杨宁双手一拱,脸不红心不跳的就将新学开办之事,引到了所谓的国家命脉上。
而听着杨宁如此大放厥词,其身后的一众文武官员,自然是十分不服气。
众官员纷纷拱手称道:
“殿下,您这是危言耸听!”
“是啊殿下,不能因为您侥幸在春闱之中夺得了一个状元及第,您就大肆抨击教育吧!”
“况且,大乾王朝两百年的光辉历程,怎么到了您这儿,就成了糟粕呢!”
“只是区区办个新学,竟然能与所谓的国家命脉扯上关系,燕王殿下在东北待的还真是长了些夸张的本事啊!”
“宁儿,朕也觉得你说的有些太过了。”
见殿内的文武百官,几乎是无人响应。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也只能顺着这朝中文武百官的话茬去说。
而听闻此言,才刚还有些觉得不服气的大乾官员,此刻更是宛若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众官员纷纷昂首挺胸,眼神中更全都是骄傲之色。
“燕王殿下,如何啊?”
“陛下都觉得这新学没有什么开办的必要,你若是再继续说什么新学影响国运,实在是有些危言耸听的意思了!”
“是啊燕王殿下,入朝为官最重要的就是听人劝吃饱饭,倘若今天您不是燕王殿下,只是一个在春闱之中状元及第的进士,就以您这种谏言的态度,恐怕您在官场上连一个朋友都交不到!”
说着。
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明显冲着杨宁使了个眼色。
而杨宁也是瞬间心领神会,他点了点头,沉声冲着大殿两侧的文武百官说道:
“诸公莫急,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办新学可能一时间也改变不了什么。
但这新学,确实是实实在在关系到大乾千秋万代的。
若是诸公不信,还请听本王一一道来!”
大乾皇帝闻言,尚且不等朝中的文武百官反应过来。
他便龙袖一挥,率先抢过话茬,冲着面前的杨宁沉声说道:“朕可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你瞎胡闹,朕只给你半个时辰的时间,若是在这半个时辰之内,你无法说服百官……以及朕,那你这新学,便拿回去自己办吧!”
“儿臣领命!”
杨宁闻言,非但没有丝毫的不悦。
反而是脸上明显生出了一抹得意之色。
要知道,按照大乾礼制,正常让一个官员汇报一个奏折,哪怕是极为重要的奏折。
那最多也不过只有一刻钟的时间。
可现在,大乾皇帝龙袖一挥,便给杨宁增加了一倍的时间。
此外。
大乾皇帝甚至还在后面补了一句,若是不能说服朝中百官,就让杨宁自己回去办这新学。
这是什么意思?
这就相当于明晃晃的告诉在场的文武百官所有人。
你们就算不通过。
他这个大乾皇帝,也会全力支持杨宁在东北兴办新学的!
而朝中的这群文武百官同样不是傻子。
他们面面相觑,自然是听懂了大乾皇帝的意思。
但是维护旧学,就是维护他们的利益。
所以,彼时的大乾朝堂内。
所有的文武百官,在相视一眼之后。
都开始了心照不宣的装糊涂!
毕竟,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这个燕王杨宁已经是铁了心的想要办这个所谓的新学了。
新学能否兴旺,新学能否救国,并非是他们这群文武百官想要讨论的,更不是他们想要知晓的。
他们想要知晓,并且真正关心的就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让他们自身的既得利益没有一丝一毫的受损。
“诸位大人若是觉得新学无用的话,诸位大人尽可提出意见,本王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杨宁大手一挥,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淡然之色。
而分列在养心殿两侧的文武百官闻言,则是纷纷一怔,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错愕之色。
要知道,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若是燕王杨宁主动去说这新学哪里哪里好,哪里哪里棒。
然后他们这些大臣站出来进行反驳,这绝对是让新学计划石沉大海的最佳办法。
可现在,这燕王杨宁竟然大嘴一张。
直接将这问题抛到了他们的身上。
闻之,分列大殿两侧的文武官员,眼神中都明显生出了几分犹豫之色。
整个养心殿内甚至僵持了许久,都没有任何一个官员站出来说任何一句话。
只因分列大殿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