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闻此言。
暗桩九筒先是微微一怔,但很快,暗桩九筒的眼神中便生出了几分肉眼可见的错愕。
他倒吸一口凉气,双手猛地拱起说道:“可是殿下,就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年轻的布衣卫整体的水平尚且达不到深入敌后的级别。
若是现在就让他们贸然进入敌后进行探查,此一行,定然是会让这些布衣卫精锐死伤惨重,甚至是会让这些布衣卫精锐全军覆没的啊!”
暗桩九筒其实心里也明白,燕王此举为的是让布衣卫更好的生存。
为的是让布衣卫能够有更快、更扎实的进步。
但如今的布衣卫,即便是最为精英的这一批。
也不过是刚刚训练了个把月的新手。
燕王杨宁如此举动,无疑是拔苗助长。
“本王就料到了你会这么说。”杨宁深吸一口气,眼神中明显生出了一抹坚毅之色道:“你是觉得本王颇有几分拔苗助长的意思了?
但是九筒,在本王看来,苗和人是有着根本上的区别的。
拔苗助长,幼苗或许会死,但人不会,哪怕本王拔了十个人,死了九个,但只要有一个活下来。
便是不虚此行!”
听闻此言,暗桩九筒咽了咽口水,他不再去与杨宁争辩,而是双手一拱。
几乎斩钉截铁的说道:“卑职领命,卑职这就去挑选人手!”
说罢。
暗桩九筒便双手一拱,而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燕王府。
看着暗桩九筒坚决的背影,杨宁端着的架子突然一松。
他长叹一口气,眼神中也明显生出了几分无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杨宁嘴里嘟囔着。
毕竟,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启用努哈尔港已经成了眼下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了。
就连西南土司都能够从努哈尔港进行转运。
可见这努哈尔港俨然只是只有少数人不知道而已。
至少在身为大乾燕王的杨宁这个级别的圈子,恰恰如此。
想到这儿。
杨宁缓缓坐了下去,而后脑中开始盘算起了海军如何建造。
漕运扩建之事,已经交给徐渭祖去办了。
徐渭祖心里就算有一千个有一万个不愿意。
滋要是他接下来想要去办的事儿,徐渭祖便都能够办成。
至少到目前位置,他杨宁还从未见到过徐渭祖有哪一件事儿是没办成,或者是因为压力过大而撂挑子不干了的。
而漕运扩建,他杨宁也是实打实的说了,只要漕运扩建开始动工。
哪怕是掏空了他这个大乾燕王的家底,都是能够接受的。
只要漕运扩建能够正儿八经的进行下去。
银两也好,钱财也罢。
对于杨宁来说,就只不过是身外之物了。
“就从现在的进程来看,京城与东北沿线的漕运水路,即便是让工部黄尚书来挂帅,怕是也要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够勉强将这漕运水路修出一个雏形来。
而这雏形对于大乾来说,对于整个大乾王朝的漕运水路来说,虽然只是九牛一毛,算不上什么。
但有了这段漕运的水路之后,便可以在东北大肆训练海军了!”
杨宁心中盘算着,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坚定之色。
海军与这些普通的大乾步卒不同。
想要从这东北平原上选出一些水性好的人,当真是要比在江南选出一些水性好的人的难度大得多。
因地制宜。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不过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纵然东北方面有良好水性的人少,但只要漕运水路正式通行。
有了现成的天然战场之后,这漕运水路便可以成为这些笨鸟的练兵场。
只要肯下功夫,就算成不了所谓的精锐,但是想要成为一支能战之军,还是相当容易的。
想到这儿。
杨宁大手一挥,当即对着桌案上的那张宣纸开始挥洒起了笔墨。
一些最基本的计算还是要做的。
第一批海军的人数,需要修建的校场,以及杂七杂八的各种费用,这些对于杨宁来说,加在一起,就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最终成为一笔极为庞大的数字。
“就算第一批海军只训练一千人,这来来回回的所有费用加在一起,竟然也要五十多万两白银。”
杨宁轻抚下颚,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肉眼可见的为难之色。
倒不是说这五十万两白银他杨宁拿不出。
而是现在的东北堪称是内忧外患,处处都是要用银子的地方。
若是现在直接就将这五十万两白银提前列为不动产的话。
那么后续东北方面如果再有想要用银子的地方。
临时预支什么的,恐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