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现在学生们都说,‘要是遇到困难,就去找那个从桥洞走出来的人’。”
X-3087笑了。他知道,那个编号X-3087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林远”??一个愿意倾听、也敢于发声的名字。
寒假前夕,他收到一封信,信封上没有署名。打开后,是一张素描:一个男孩蹲在桥洞下,头顶上方,一只手正递来一包薯片。背面写着:
>“我也躲在桥下过。那天看了许知远拍的纪录片,我打了热线电话。现在我在接受治疗。谢谢你,让我知道我不是唯一的疯子。”
他把这封信夹进日记本,在最新一页写道:
>“曾经我以为,拯救只能来自外界。
>后来我才明白,当我们彼此见证,
>拯救就已经发生。”
春节回家那天,父亲早早骑车到车站接他。两人并肩走在雪后的街道上,脚下crunching作响。路过便利店时,X-3087买了两瓶酸梅汤。
“还是这个味儿。”林父喝了一口,眯起眼。
“爸,我有个想法。”他忽然说,“明年暑假,我想回母校办一场‘听风行动’,带大学生志愿者去高中开展心理支持工作。”
林父沉默片刻,点头:“去做吧。需要钱就跟我说。”
“不用。”他笑,“我已经申请了公益基金。”
回到家,母亲做了满满一桌菜。饭桌上,她小心翼翼地问:“在学校……还好吗?”
“很好。”他认真回答,“我遇到了很多像我一样的人,也成了别人的光。”
母亲眼眶一红,低头夹菜。
夜里,他翻开共感墙的照片集,一页页看过去。忽然发现角落里多了一张陌生的便签,字迹稚嫩:
>“我也想开面包店。
>但我妈说我必须考公务员。
>今天我在听风阁吃了苏阿姨做的红豆饼,
>我决定偷偷报名烘焙课。
>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梦想不怕小。”
他轻轻抚摸那张纸,仿佛触摸到了某种延续的生命力。
返校前夜,他又去了听风阁。院子空无一人,唯有紫藤缠绕门框,静静守候。他在共感墙上添了一条新便签:
>“亲爱的后来者:
>如果你正站在崩塌的边缘,
>请再坚持一下。
>风会来,
>也会有人,
>愿意为你停下脚步。”
转身离去时,一片花瓣落在肩头。他没有拂去,任它随着步伐轻轻颤动,如同一颗仍在跳动的心。
他知道,这场关于生存与救赎的旅程,永远不会真正结束。
但它已不再沉重。
因为它已被无数双手传递,被无数颗心共鸣,
化作一阵阵风,吹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