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他交稿后可以先给我看看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40章他交稿后可以先给我看看吗(第1/2页)
    半小时后,会议结束。
    孙娟留在会议室,等其他人基本离开,开口问道:“总编,等陈放写完他的新书后,可以让我看一下吗?”
    主编浅笑道:“小孙啊,你是不甘心,又不理解为什么我坦然接受陈放先写这本书是吧?”
    孙娟犹豫片刻,点点头。
    她知道,陈放自己想先写《活着》,别人也没办法。但总编表现得太淡定了。
    孙娟说道:“或许,新书会对《鬼吹灯》的跨界合作、宣传发行策略产生影响。所以我希望看看。”
    主编理了理手里的资料,“行,到时候跟你说。”
    “好,谢谢主编。”
    ……
    另一边,陈放继续在家研读《黄飞鸿二》的剧本,偶尔又去节目组参加剧本围读。
    很快,四天过去,3月30号,周一上午。
    陈放从健身房出来,拿起手机就发现文渊书库的官方账号刚发了个消息——
    【文渊书库携手东方老师@陈放,即将推出全新长篇力作《活着》!】
    【这一次,东方老师将带大家走进一个更真实、更深刻的世界。】
    【东方老师正在快马加鞭写作。新书预计今年上市,敬请期待!】
    【有些故事,值得一字一句慢慢读完。】
    【现在关注文渊书库,抢先获取新书进度、独家内容、作者访谈、预售福利。】
    【#东方,#陈放,#陈放2000字新书。】
    文渊书库这是在公布双方的合作关系。
    之前,文渊书库联系团队问要不要先宣传一波,他果断同意。这又有热度,又能白嫖负面情绪值,当然要发。
    陈放往下翻,果然看到了不少《鬼吹灯》书迷炸毛。
    【读者跟你心连心,你跟读者玩脑筋。《鬼吹灯》写不写了?可恶,你就不该告诉我你是东方。天天在我手机里乱蹦。】
    【蒜鸟蒜鸟,不切书就行了。】
    【哥,你今年怎么回事?怎么开始欺负粉丝了。】
    【欺负粉丝?你这么说的话……那我好喜欢这种感觉。】
    【刚刚手机被我弟偷走了,我想说的是:你不要这样啦!()】
    【哥,你要不以后还是匿名发书吧,别告诉我你去挖新坑了好吗?】
    不好。
    陈放把手机丢到沙发上。
    ……
    消息在网上倒没引起多大的水花。
    关注这件事儿的大多是《鬼吹灯》的书迷与陈放的粉丝以及小说界的人士。
    四月一号。
    首都的一家餐厅的包厢里。
    两名中年人正在一同用餐。
    靠窗的是严肃文学作家、评论家严振海,而他对面坐着的则是他的大学同学,也是多年好友——当代文学的研究者胡彬。
    “老胡啊,咱们都几个月没见了吧?”
    “对,三四个月了吧。这两个月研讨会太多,有点疲惫啊。”说着,胡彬揉了揉眉心,“你那本新书怎么样了?”
    严振海叹气摇头,眼底有笑意也有无奈,“怎么说呢,磨了两三年,终于写完了,昨天刚发给出版社。我跟严肃文学组的组长李洪杰有点交情,出版不成问题,他也会帮忙好好宣传。但估计没几个人看,还是得靠同行各位的支持啊。”
    胡彬安慰道:“放平心态。你这追求的是文学史地位,而非短期销量。多少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身后功成名就。大家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0章他交稿后可以先给我看看吗(第2/2页)
    “哎。”严振海给自己倒了杯酒,刚要给胡彬倒的时候,手机铃声响起。
    胡彬直接接过酒壶,示意他先接电话吧。
    严振海点头,拿起手机一看,是李洪杰的电话。
    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人,严振海估摸着没什么避讳,干脆在这里接通,“喂,老李,中午好啊。”
    “严老师中午好。”电话里,李洪杰的声音似乎有点奇怪,像是干笑。
    “老李,怎么了?”
    “严老师啊,”李洪杰略带歉意,稍作停顿后继续说道,“有个事儿得跟你商量一下,你前天发给我的稿子吧,我仔细看了,写得确实很好。但……社里最近在赶几个重点项目的终审,还有国际书展和文学家的评审,我这边实在抽不开身,怕是会耽误你这本书的发行进度啊。”
    严振海微愣,尴尬笑笑,“这样啊。”
    “要不让副组长林源来负责你这本书?你也认识他吧?能力挺强,之前也做过类似题材,肯定不会耽误进度,我也抽空把关,你看这样如何?”
    严振海语气平和浅笑道:“理解理解,我确实见过林编辑,做事细致,交给他我也很放心。”
    严振海停顿半秒,又讪讪笑道:“也有劳你帮我盯着点,给点建议啊。”
    “一定一定。”
    二人又闲聊几句后,挂掉电话。
    严振海把手机放在餐桌上,眉心微皱,沉缓地呼出一口气。
    “怎么了?”对面传来胡彬的声音。
    严振海勉强笑笑,看了眼胡彬,又垂下眼眸,“没事,我想个事情。”
    上个月,自己与李洪杰确认过,李洪杰虽然没给出100%的保证说会当他的编辑,但也说了大概率有空。
    这怎么就出意外了?
    严振海思索了会,夹了块肉,对好友说出自己的疑惑,“我刚刚不是说想找老李当编辑吗?他刚刚说在忙,最近还有严肃文学的作者要出书吗?”
    这圈子也不大,大家虽然住得天南地北,但往往有共同的群聊。谁要发书了,这种事情应该有点风头。
    “没有了吧?”胡彬思索了会,看向严振海,“但他以前不是当过通俗小说的编辑吗?是不是通俗文学那边有大项目,把他调过去帮忙了?”
    严振海微愣,“不会是《活着》吧?”
    胡彬淡定点头,夹起一块排骨,“有可能是吧。我看了那书的前2000字,讲的是农村的事情,李洪杰以前负责了不少这方面的通俗小说。”
    严振海眉弓压低,自嘲地抿嘴,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刚才就喝了不少,心里有怨气,酒劲儿更是上来了。攥着酒杯,忍不住自嘲,“真是商业至上的时代啊。连堂堂文渊书库的严肃文学组的组长,都被叫回去负责通俗文学,负责必火的明星作品。真是……”
    胡彬被他这么一通怨气整得有点懵,连忙看了眼包房的门,回头对他摆摆手,示意他小声一点。
    “老严啊,你冷静。我研究过《鬼吹灯》,写得还算不错了。而且抛开《鬼吹灯》来说,哪个时代没有通俗文学?它存在就是有意义的。再极端点,你就拿短视频来说,咱们现在抨击它们低俗无深度,但在未来,这些又是研究社会心理文化变迁的重要材料嘛。它之所以存在,就是被需要的。而且今天的低俗,说不定就是明天的经典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