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6章族长“有备”而来(第1/2页)
黄晚晴认真听着女婿列举的这一系列计划邀请的客人名单,里面半个字都没提三元村宋家的人。
长武和女婿联系密切,肯定在被邀请的人里面;办满月酒的饭店是长贵推荐的,长贵自然也在被邀请的行列里面。
黄晚晴听完这些名单后,心里跟明镜似的。既然女婿不计划请宋家人,自己就装不知道。
她沉吟片刻后,开口道:“叶师傅跟咱们家来往密切,又是你亲侄儿秦平的师父,肯定是下帖子的。”
“另外,你再留两份空着的喜帖给我,回头我妈自己填。”
“至于位置嘛,就在外公和舅舅那一桌,留出两个空位置来。”
这两份喜帖和两个座位,黄晚晴是特意给师父齐子凯和陈大哥留的。
等回头满月酒的时间和宴会厅确定下来,她再亲自填好送过去。
秦二柱也没多问,当即喜滋滋的答应了,“好,一定留!”
秦二柱巴不得自己闺女的满月酒,人来的越多越好。人越多,越热闹和喜庆。
一转眼,就到了满月酒这一天。
大清早,秦二柱就忙飞了,跟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幸好长武和长贵兄弟俩,跟在身后帮着忙活,指哪打哪,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同事来了,长武领着入座,陪在旁边递烟倒酒,谈天说地。而且经过近一年的历练,长武也算见过了世面,人变得稳重开阔许多。
领导来了,长贵笑着迎去贵宾席。长贵为了猪场的事情,往日没少上上下下、沟通交流,今日帮着迎客,言行举止也是大方得体、灵活应对,妙语连珠。在领导们面前,很是刷了一波存在感。
最清闲的要数小舅舅黄建家,饭店那边,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一大早就赶到家属院来了,脖子上挂着个照相机,逮着空就抓拍,相机里的胶片跟不要钱一样咔咔转。
黄凤仙抱着孩子无奈道:“小舅,拍一两张做个纪念就行,你拍那么多,回头把照片洗出来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黄建家一边忙着找光影角度,一边乐呵呵地笑道:“咱们小宝贝的满月酒,一辈子就这一次,多拍几张怕什么?不就是几卷胶片嘛,舅公还是买得起的。”
“至于洗照片,舅公自己就会洗,不用花钱。到时候,我挑出一些拍的好的,洗双份,给凤娇也寄一份过去!”
黄建家说着,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黄晚晴,乐呵道:“妹妹,你是不知道,凤娇自从得知今天办满月酒,她在学校不能请假回不来后,在海市是吃不香、睡不着!”
“那小妮子,把电话都打到我报社里来了。我可答应了她,一定好好记录今天的喜宴,回头还等着给她交差呢!”
黄晚晴一边将小家伙的换洗衣物放进随身包里,一边嗔道:“五哥,你就惯着她吧!那小妮子想哄人的时候,一张小嘴跟抹了蜜似的,迟早把你的口袋掏空。”
黄建家挑眉,嘿嘿傻笑:“凤娇可是咱们老黄家第一个大学生!更是咱们镇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别说帮她拍几张照片了,就是让我无偿供她读四年大学,我也乐意!”
黄晚晴无奈笑道:“行,那交给你供吧!我正好图个省心。”
黄建家撇了撇嘴,小声嘀咕道:“这么稳赚不赔的好买卖,你以为我不想哦?临走前,我偷偷塞给她一个红包,想着小妮子出门早外,身上多揣点也好壮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6章族长“有备”而来(第2/2页)
“谁知那个小傻瓜,神不知鬼不觉,又悄悄塞回了我的相机包里......”
上午十一点左右,黄晚晴陪着闺女和外孙女,来到了办满月酒的国营大饭店。
经理特意在宴会厅旁边,给腾出了一间休息室,里面不仅有沙发、茶水点心,还提前准备了一张小婴儿床。
应邀前来的男宾,基本上都在宴会厅喝酒聊天。原本在宴会厅坐着嗑瓜子聊八卦的女宾们,得知今日的主人公到了后,陆陆续续来休息室瞧小家伙。
小家伙瞪着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还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却已经收红包收到亲妈手软了。各种吉利的好话,耳边不停。
黄晚晴把母女俩安顿好后,跟闺女打了声招呼,“凤仙,妈去大门口迎两位客人,一会儿再回来。”说完,就默默退出了休息室。
饭店大门口,黄晚晴站在一边向远处张望。那两张请帖,她倒是提前送出去了。不过师父当初收到请帖的时候,并没有一口答应说来,只含糊道:“不急,我到时候再看吧!”
其实黄晚晴能理解师父心里的疙瘩,自己的闺女都生了小闺女了,师父的儿子还在边疆打光棍,丝毫没有成婚的打算。
师父只要想起这件事情,心里就生气,生他儿子的气。饶是如此,黄晚晴仍是料准了,师父今日肯定会来的。
果然,临近十一点半的时候,不远处出现了两个身影,并肩朝着这边而来。一位步履款款,走起来如闲庭信步;另一位拄着拐杖,却也精神矍铄。
黄晚晴远远看着,陈大哥和师父齐子恺面带笑容朝着饭店门口走来,心中不由一热。才短短半年的时光,陈大哥的腿疾,已经全然康复,再也看不出一丝往日的颓靡。
而去年还面色发青,身形枯瘦的师父,今年明显丰腴了不少,变得气色红润。看来,红烧肉确实是比较养人。
黄晚晴抬手擦了一下发红的眼角,主动迎了上去。谁知没走几步,旁边岔路口突然走出来一行人。
“亲家母?”熟悉的声音在一行人中响起,柔中带刺,隐隐有些不悦,“怎么就你一个人出来?二柱和凤仙呢?”
黄晚晴诧异地移过目光,只见沉默寡言的秦父和秦母董艳红,领着秦二柱的一群兄弟妯娌侄儿,姗姗来迟。而走在秦家人最前面中央的,则是一位胡须花白的老人。
虽然从穿着打扮看,这位老人不显山不露水,却颇有几分中正儒雅的气质。老人的手里,还拎着一个朴拙古旧的黑漆雕花木盒。
不论看谁,老人脸上都带着淡淡的笑容,不卑不亢,又隐隐透着不可忤逆的威严。
黄晚晴眸光微闪,想起上次清明节的时候,女婿秦二柱特意回村一趟,再结合眼前老人的气质,瞬间就猜到了他的身份。
“您是秦族长吧?”黄晚晴温和客气地招呼道。
果然,老人听了她的称呼,眼前瞬间亮了一下,捋了一下胡须后微微含笑点头,“嗯,我是。”
黄晚晴一边招呼服务员,将秦族长一行往宴会厅方向引,一边笑着解释道:“刚才县里卢书记的夫人来了,说待会儿还有事,看看小宝宝就走。二柱和凤仙小两口,正在休息室里陪着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