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38章守候:托付(第1/2页)
萧关山单腿跪下,摘下面巾,说道:“娘娘,末将是宫里侍卫萧玚,有要事禀告。”
崔书梅说道:“大胆,你可知夜闯嫔妃寝殿是杀头重罪?”
萧关山垂首:“末将知罪,但若不说出真相,娘娘性命堪忧。”
崔书梅心头一震,借着烛光凝视他的面容,指尖轻颤:“你……究竟是谁?”
萧关山闭了闭眼,声音沙哑:“一年多前,翠薇坡畔,您救下的那个垂死之人,便是我。”
崔书梅想起这件事,点了点头:“没想到救的人竟然是宫里侍卫。”
萧关山一滞,没有接话。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娘娘救我性命,我的命就是娘娘的,我本不该隐瞒。可宫中有人正在加害娘娘,您每日服用的汤药里面,被人动了手脚,日积月累,会损伤心脉,终致不可逆之症。”
崔书梅猛然攥紧被角,眸中惊疑不定:“难怪我总觉心悸乏力,太医却只说是体虚。”
萧关山从身上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秘制的丹药,娘娘服下,可改善体质,他们送来的汤药,不能再喝了。”
崔书梅望着那瓷瓶,没有说话,也不敢接,指尖微微颤抖。
萧关山把瓷瓶放到桌上,柔声道:“娘娘放心,末将会保护您和小皇子。”
萧关山悄然离开,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之后崔书梅依言停饮汤药,暗中服用萧关山所留的丹药,一个月后,气色渐润,心悸之症随之消除。
她向成德皇帝请旨,把卫弘驰接到长宁宫亲自照料,皇帝见她身体好转,欣然应允。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卫弘驰已经三岁,稚嫩可爱,深受成德帝宠爱。这时,皇后和慧贵妃开始了立储之争。
慧贵妃的皇子卫弘睿十岁,能文能武,聪慧有加,而皇后抚养的卫弘宸年仅三岁,体弱多病,还不怎么会说话,最后皇帝下令册封卫弘睿为储君,皇后因此怀恨在心。
春日赏花会如期在御花园举行,后宫嫔妃和官员夫人们齐聚园中,笑语盈盈。崔书梅和卫弘驰在园子里玩起了捉迷藏。
卫弘驰咯咯笑着越跑越远,崔书梅不得不追着他穿过花园,来到假山石径。
忽然,她瞥见魏皇后的贴身侍女正和一位官员夫人密语交谈,神色诡谲。崔书梅心头一紧,放轻脚步,抱着卫弘驰隐于假山后悄然靠近,屏息凝听。卫弘驰以为还在游玩,小手紧紧捂住嘴巴,学着母妃的样子,侧耳聆听。
只听那侍女低声道:“皇后娘娘说了,等拿到另一半藏宝图,重新立了太子,夺了大权,复国的机会就来了,到时候,砗禄国的旧部自会里应外合,大事可成。”
那官员夫人说道:“那一半藏宝图,我们的人正在加紧搜寻,一旦找到,立即送过来。”
侍女笑道:“好,皇后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崔书梅听到这样的话,心中如惊涛骇浪,冷汗浸透指尖。她强压震惊恐惧,捂着卫弘驰的嘴,悄然退离假山,往长宁宫疾步而去。
但她的脚步声惊动了假山那头的人,侍女转过假山,看到崔书梅急匆匆的背影,眼中冒出凶光,喊道:“崔贤妃……”
崔书梅吓得心口剧跳,抱紧卫弘驰就跑。
两日后的朝堂上,有官员参了崔尚书一本,说他的门生勾结读书人在会宾楼饮酒议论时政,诽谤朝廷,还呈上读书人写的诗稿为证,字字讥刺圣上昏聩、为君不贤。
成德帝震怒,当即下令彻查,崔尚书被革职待审。消息传入后宫,崔书梅心急如焚,知道此祸源于她发现了皇后的秘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8章守候:托付(第2/2页)
她强忍悲痛,托心腹内侍火速前往萧关山住处外的路口,用树枝在花园划下三角形记号,这是他们遇到紧要事情时使用的联络暗号。
当夜,萧关山悄然潜入长宁宫,崔书梅把假山后所闻一五一十告知萧关山,“皇后欲借藏宝图复辟砗禄旧部,动摇国本,构陷我父亲,下一步就该对付我和驰儿,请萧侍卫带驰儿出宫,隐姓埋名,远走高飞,永远不要回皇宫。”
萧关山沉声道:“娘娘放心,末将拼死也会护小殿下周全。不仅是小殿下,我想把您一起带出宫,远离这是非之地,过自由快乐的生活。”
“自由快乐的生活?”崔书梅苦笑,眼眶微红,“倘若嫔妃私自离宫,必定令龙颜蒙羞,届时满门抄斩,我如何能走?”
“娘娘……”萧关山声音颤抖,一时不知如何劝说,只觉心如刀割。
崔书梅说道:“我必须留在宫里,父亲还需要我施以援手,你带驰儿走,便是护住了我崔家的血脉,也是我唯一的请求。”说着朝萧关山一拜。
萧关山赶紧扶起崔书梅,虎目含泪,重重点头。“娘娘先准备一下,一个时辰后我过来接小殿下。”说完转身就要走。
“你要做什么?”
萧关山说道:“皇后想利用宝藏复国,我就去夺了她的藏宝图,让她的阴谋成不了。”
子夜,萧关山蒙面翻墙入院,潜入皇后寝宫,避过巡夜太监,直逼内室。他迅速点了守夜宫女的睡穴,掀开床榻帷帐,惊醒魏皇后,封住其哑穴,剑指咽喉:“藏宝图在何处?”
魏皇后说不出话,颤抖着指向妆台暗格。萧关山让魏皇后起身去拿。魏皇后抽出暗格中的羊皮卷,交给萧关山,萧关山迅速将羊皮卷塞入怀中,点了魏皇后的昏睡穴,随即翻身跃出窗外,消失在夜色中。
萧关山施展轻功,在宫殿屋顶穿梭如电,不多时便回到长宁宫。崔书梅把熟睡中的卫弘驰和一个包裹交给萧关山,萧关山轻轻点了孩子的睡穴,裹入斗篷,背在身后。
“娘娘……”萧关山背起孩子,最后望了一眼崔书梅,心口如被千钧重压,眼中满是眷恋与不舍。
“走吧。孩子就拜托你了,莫回头,只管走远,不用担心我。”崔书梅强抑泪水,指尖轻轻抚过孩子沉睡的脸颊,终是转身走入内殿。
萧关山咬牙转身,踏着夜色跃上宫墙,身后传来一声抽泣,却被冷风卷散。
萧关山背着卫弘驰疾行于宫墙之外的密林,夜露沾衣,寒意刺骨。他不敢停下来休息,唯恐追兵追来。身后皇城渐远,灯火如豆,终被黎明前的黑暗吞没。
萧关山离开后的第二日,崔书梅的宫女向侍卫们哭喊着小皇子被贼人偷走,皇帝震怒,下令严查。崔书梅因为儿子的离开,忧思成疾,一病不起。
魏皇后明白其中必有蹊跷,便暗中命心腹彻查。结果是,武功高强的侍卫萧玚不知所踪。魏皇后冷笑,知道是崔书梅勾结萧侍卫故布疑阵,却又无可奈何。
朝堂上,皇后的兄长魏仲卿为了夺权,掀起了“诗稿”风波,蔓延到全国,不少官员牵连受审。朝堂阴云密布,文人噤若寒蝉。
成德皇帝刚丢了儿子,又逢朝政动荡,一怒之下,将崔尚书贬为庶民,削籍归乡。崔尚书含冤离京,途中遭刺客伏杀。
崔书梅听闻噩耗,心如死灰,再也支撑不住,一个月后撒手人寰,临终前念着:“驰儿,永远不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