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让护卫们把货箱搬到自己的马车上,又从沙狼兵的行囊里搜出些玉佩——都是刻着狼头的,和之前那半朵海棠成对的。
天快亮时,桐丘城的贫民区炸开了锅。有人敲着铜锣喊:“唐家庄的活菩萨送粮来了!”饥民们从破屋里涌出来,看着堆在空地上的米袋,眼泪哗哗地流。前寨主站在米堆上,扯着嗓子喊:“都别抢!一家一袋,记着,这粮是唐家庄给的,不是天上掉的!明年开春,都去唐家庄的梯田帮忙,管饭!”
一个瞎眼的老婆婆摸着米袋上的“唐”字,哆哆嗦嗦地磕头:“菩萨保佑……唐少爷长命百岁……”
护卫队没敢久留,趁着晨雾离开了桐丘城。马车上的米少了一半,却多了些奇怪的东西——粮商家搜出的账本,上面记着和大覃使者的交易;沙狼兵身上的羊皮地图,画着莽山的秘密通道;还有块沾着血的令牌,刻着“南楚水师”四个字。
回到营地时,唐贵已经等在门口。他看着这些“战利品”,眉头皱成个疙瘩:“少爷说,账本和地图要立刻送去北凉给袁掌门,令牌……”
“令牌留着。”护卫队长擦着枪上的露水,“说不定能钓出更大的鱼。”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对了,前寨主在粮商的床底下搜出这个,说是给少爷的。”
油纸里包着半块青花瓷片,上面的缠枝莲正好和唐家庄新烧的能对上。唐贵的手猛地一抖——这是去年被劫的那批货里的,粮商竟然和劫货的人有勾结。
晨光爬上唐家庄的窑顶时,唐小山正在看送来的账本。账本上的字迹他认得,是大覃使者的幕僚写的,记录着他们如何用低价收购唐家庄的粮食,再高价卖给南楚的灾民。他忽然笑了,拿起笔在账本上画了个圈:“贵伯,让老秀才算算,这些人一共赚了多少,咱们加倍‘拿’回来。”
学塾的孩子们正在晨读,阿秀的声音最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小山站在窗外听着,手里转着那半块青花瓷片。他知道,劫富济贫不是长久之计,但至少能让桐丘城的百姓熬过这个冬天。
远处的莽山传来隐约的雷声,是护卫队在试新做的火炮。唐小山望着云层,忽然觉得这乱世就像座粮仓,有人囤着发霉的粮食,有人却饿得啃树皮。而他,不过是想把那把生锈的锁撬开,让阳光照进去而已。
窑里的青花瓷器还在烧,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唐小山知道,这些瓷器将来会换回更多的粮食、铁器、战马,但他更希望有一天,不再需要用这些东西去换和平——那时,桐丘城的米价会回到三十文一石,沙狼的骑兵会放下弯刀拿起锄头,南楚的楼船会装满丝绸而非弩箭。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一阵马蹄声打断。护卫队长勒马在院门口,手里举着面新做的旗帜,红底黑字,写着“唐”字,旁边还绣着把锄头和一支笔。
“少爷,这是兄弟们连夜做的,”好久不见的唐三笑得露出白牙,“以后咱们出去‘办事’,就举这旗!”
唐小山望着那面旗,忽然觉得心里那块被“迷惘”笼罩的地方,又亮了些。他挥挥手:“把旗插在粮仓顶上,让桐丘城的人都看看。”
旗帜在风里展开,像一团燃烧的火。远处的学塾里,孩子们的读书声又响了起来,和着窑火的噼啪声,在唐家庄的晨雾里,织成一张温暖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