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不强人所难。”
    法从不强人所难。
    张若琳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回到陈逸家里,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洗脸刷牙都在出神。
    陈逸在客厅,放着一部老电影:《控方证人》。
    她洗好澡出来,电影正演到威尔经过一番思虑和验证,决定接受弗雷德的聘请,成为他的辩护律师。
    陈逸熟练而亲昵地搂过她的腰,把她带进怀里,两个人静静依偎着看了会儿电影。
    她忽然蹭着他的下巴,“你是不是想跟我说什么?”
    “没有,我不想。”陈逸只答。
    她也不恼,勾着他的脖子:“那我想,我问你,你不想我学民商吗?”
    陈逸闻言,摇摇头:“我没有想让你学什么,不想让你学什么,你对法律比我专业,我没有异议。”
    “才不是,那你最近……”
    “你喜欢刑法也好,喜欢什么别的部门法跟我都没有太多关系,我只是关心你最后选择的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他打算她的话,捏了捏她红晕的脸蛋,忽然送开她,自己起身走到书架后面,在顶部抽出一本暗红色大部头。
    是她那本遗失的《刑法学》。
    他把书递给她:“看看初心?”
    她抬手接过,想起大一的时候为了这本书,难过了一整个星期……
    翻开扉页,是那句不着调的什么“至高无上”,她失笑,那时候是真傻。
    再往后,是她第一节刑法课的课堂笔记。
    没有什么独特的内容,但字迹工整,能看出写笔记的人揣着十足认真的心思。
    这书在她手里,忽然沉甸甸的。
    陈逸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冷淡而平静,却仿佛带着灼烧的温度。
    “我不阻止你自立更生,但你别忘记,我永远是你一往无前的资本和倚仗。”
    第95章95【结局下】
    张若琳参加保研夏令营的那一天,陈逸从上海出发,飞往波士顿。
    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刑法,选择留在Q大。
    夏令营在京郊的酒店举办,她提前一天就过来了,甚至来不及送他离开北京。
    她感谢这场夏令营,帮她做了决定。
    否则她也不知道,要不要去送他。
    她经历过太多的分别。
    与父亲分别。
    与儿时的玩伴分别。
    与生她养她的土地分别。
    上了大学,与外婆分别。
    可所有的分别都是被动的,那样猝不及防,没有一点准备。
    没有含泪相送,也没有互诉衷肠。
    而与陈逸的分别,却是一场计划已久的分别。
    她做足了心理准备,在抵死纠缠的事后,她也曾久久坐在书桌前,提笔想写下什么。
    为分别留下只言片语。
    写写删删,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给他留下。
    没有含泪相送,也没有互诉衷肠。
    和以往每一次的分别似乎没有区别。
    收到他落地消息的时候,她刚上完研讨课。
    走出酒店,霞光四溢,满城锦绣。
    可她心里空落落的,感觉站立的这片土地和整座城市的空气都因为他的离开而变得没那么特别了。
    夏令营结束没几天,结果也就出来了。
    没什么疑问,张若琳顺利录取,安心开始暑期实习。
    陈逸则刚刚安顿好,准备开学。
    两人也开始习惯一整个白昼的时差,消息常常隔天才能回复。
    就像是隐秘的暗号。
    刚开始确实难捱些,待一切步入正轨后,时间就似摁了快捷键,日日飞进。
    他们会经常分享晴空和星夜。
    波士顿与北京气候相当,张若琳偶尔也觉得,他们仿佛还在同一座城市。
    当银杏叶铺满校园时,查尔斯河畔的高树也染上了金黄。
    当北京街头巷尾竖起高高的圣诞树,波士顿街头也全是乔装打扮的圣诞老人。
    当紫禁城内白雪纷飞一夜梦回北平,波士顿后湾区也一派肃杀冷清。
    张若琳把这些图片都拼在一起,标注日期,存爆了手机内存。
    陈逸的朋友圈更新得格外勤快。
    她在朋友圈炫耀又长高了一厘米。
    他的朋友圈也发了一张体检报告单。哦,他188呢。
    男生有不在意身高的吗,没有!
    她在朋友圈吐槽辩题奇葩。
    他就会在朋友圈发他作为对方辩友的话,会提的论点。
    不就是模辩吗,他远程也可以参与!
    她在朋友圈转发展会宣传。
    他就会在朋友圈发几张他在论坛发言的照片。
    她忙,他也忙,一起乐观积极,一起风生水起。
    ……
    但这些,别人都看不见。
    在别人首页消失了的陈逸,在她的首页频繁蹦跶。
    生活状态所思所想,只一人知。
    每每猝不及防刷到,都令她反复心动——
    这隐秘而骄傲的“忠贞”啊。
    每一个节日,她都会收到大洋彼岸寄来的礼物。
    虽然她都知道是什么,但每次开箱都还是期待不已。
    宿舍的姐妹们也每次围观。孙晓菲还会特地打听,又是什么国内没上的新款。
    每次都是裙子,每次都是不同的裙子。
    大一时她从来不穿裙子。
    如今一件件挂满了衣柜。
    如此,张若琳几乎每天都穿裙子。
    即便是大雪纷飞的冬日,她厚重的羽绒服和呢子大衣下,仍是各种材质的裙子。
    裙子很适合她,衬得她整个人高挑又有气韵。
    就连她的准导师高莹教授都时常夸赞她穿得好看。
    一开学,她就忙着准备司法考试,紧接着就是交接社团和协会的工作,开始筹备毕业论文选题,片刻都没清闲过。
    然后最大的事就是给高莹教授打下手。
    高莹已经两年没带研究生,她的博士生回家生孩子去了,在做的课题就落在了一个人身上。
    张若琳感觉亚历山大,如果自己是高莹,助手从博士生降级到本科生,大概会气死。
    得亏高莹是个面冷心热的人,对她进度稍缓也表示理解。
    只不过张若琳最是受不得他人恩惠,高莹越理解,她就越觉得是自己拖了后腿,过年也没回去,留在学校啃论文。
    但相比身边其他人,她的状态就是完完整整的学生,暂时不需要过度到社会人。
    路苔苔不打算继续升学,她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个打工人,只能回家继承家业,于是在勤勤恳恳考幼儿教师资格证……
    郑淑仪和杜弘毅都准备出国留学,可两人在国家的选择上出现了分歧,郑淑仪打算跨专业考经济类,先去读预科,首选美国,而杜弘毅因为父母都在德国留过学,也有亲戚在,所以首选是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