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我很专一,好不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子、磁场,都直接被排除掉了,剩下的就只有空间。</br>利用《因果律》也得到了准确答案--空间。</br>可是,为什么呢?</br>明明是空间释放出了Z波,为什么会再次吸收Z波,最重要的是,空间似乎没有任何反应。</br>反重力装置中,空间也会吸收能量,才出现了‘空间阻隔’效果。</br>Z波的能量强度可不低。</br>如果是能量被空间直接吸收掉,理论上来说,肯定会有一些能够检测到的变化。</br>什么都没有,就太奇怪了。</br>“难道是因为能量强度太低?有反应也差距不到?”</br>赵奕有些琢磨不透。</br>……</br>Z波被吸收能量存在缺失,绝对是个非常大的问题。</br>如果问题找不到答案,接下来的而研究也许就会是错误的。</br>赵奕干脆找来了理论组,一直探讨Z波能量问题,他还是直接申请了‘理论实验组’,想让反重力团队分出一个小组,由阮文烨当领队,专门配合理论组的研究做实验。</br>这是不想一直麻烦董利华。</br>反重力团队的主项目是空间堡垒,目前最关键的是,和核所配合研发反重力核聚变装置,核聚变装置才是真正的核心。</br>如果一直不断进行实验,很可能会拖慢核聚变装置的研发速度。</br>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分开,肯定是有很大好处的。</br>赵奕把想法说给了高层领导,高层领导认可他的想法。</br>很快。</br>反重力团队就分出一批人,专门去为理论组服务,做理论验证相关的实验工作。</br>这件事让董利华很郁闷。</br>虽然赵奕的提议确实很有道理,但其实他本人是希望多参与理论实验的,主要是理论实验,总是能看到进展,仿佛每一次的进展,都和他本人直接相关,而技术研究,像是核聚变装置设计,明显就是‘遥遥无期’的项目,理论倒是没什么问题,但相关配套技术还有许多需要攻关。</br>另外,就是分出小组了。</br>反重力团队不仅是分出了人手,还分出了两台装置,一个是现阶段使用最频繁的二号机,一个是最新制造的五号机。</br>二号机和五号机,是董利华提出要给理论小组的,但他开口的时候,明显能听出非常不舍得。</br>可是,没办法。</br>现在反重力团队重要工作是,和核所配合研究核聚变装置,原本建造的反重力装置,有一台四号机撑着就足够了,他们只是和技术有关的实验。</br>Z波、空间链接技术什么的,就完全不需要了。</br>最新的装置还是要和核所商议,按照他们的设计要求来建造,有一台先进的四号机撑着就够了。</br>所以董利华还是痛苦中,把二号机和五号机,都分给了理论组支持团队,然后看向阮文烨的目光,都带有很大的杀伤力。</br>一则是,阮文烨来到反重力团队,似乎没做出什么核心贡献,只是依照理论做一些指导。</br>二则,阮文烨成了理论组支持团队的负责人。</br>现在可以说是和董利华平起平坐,职位上倒是也没什么,关键阮文烨带的人员、设备,全都出自自己的反重力团队,有点像是手下有人,带着一群人分裂出去一样。</br>董利华想想都很郁闷。</br>赵奕也不是‘一毛不拔’,阮文烨带队过来支持理论研究,他就问了下黄钟的意见,让黄钟去了反重力团队,担任核心的理论专家。</br>黄钟的理论能力过硬,实力水平比阮文烨强出不少,他过去工作肯定能帮助解决很多问题。</br>……</br>理论组实验团队,新建了一个小型的基地。</br>赵奕就直接来到了基地,和其他人一起说起了实验问题,他们的实验就是研究,常规Z波发射后,空间是否会产生‘异变’。</br>这个研究是用各种方法,来检测Z波出现后,覆盖范围内空间的变化。</br>现在想要检测空间的变化很难,主要还是应用已掌握的手段,一个是检测是否有空间阻隔出现,再有就是Z波路线上,磁场是否出现异常,或者是其他相关的异常。</br>另外,还有一些常规的检测,比如空气的温度是否上升。</br>等等。</br>如果常规检测出了问题,比如,空气温度上升,就可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