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这才是最有钱途的职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郑盈儒的意思总结就是,做医学科研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医学研究天赋,只是依靠一个个实验堆积,才能完成科研、实验项目。
    赵奕属于那种拔尖的天才,他能根据简单的实验,就得出合理推断的结论。
    类似的话一般人不敢说,好多人带入的一想,就会感觉自己是‘普通人’。
    虽然所有人都可以说是普通人,但直接被说‘普通’,好像还是被鄙夷了。
    郑盈儒可不怕说话得罪人,她的级别已经是院士,到了升无可升的地步,她的年纪也过了七十。
    这个年纪还怕什么呢?
    郑盈儒接受采访的过程上了新闻,因为其强大的医学学术领域影响力,还登上了首都电视台的新闻频道。
    好多医学研究工作者,知道郑盈儒的话以后,终于有了那么点心里安慰。
    “好吧!”
    “我不是天才,但绝不部分人也不是,而赵奕是天才,所以和他比什么呢?”
    “数学、计算机领域也一样,估计好多数学教授,听到高中生破解角谷猜想,都会郁闷的吐血吧……”
    “所以……”
    “who-care?”
    在经过十几天以后,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实验验证,也到了最关键、频率最高的时候。
    有些实验设计还好一些,有些就显得很麻烦,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做,单单论文上的介绍内容,已经是不够用的了。
    戴天庆、韩辉都想让赵奕来一下,讲解一下详细的机制想法,让实验人员知道更详细的内容,才能设计更合理、效率更高的实验。
    这时候尴尬出现了。
    自从赵奕把猜想论文投稿到学报以后,就没有再来过生物医学研究所,外界出现大量质疑声时,他似乎也不在意,只是闷在宿舍里研究数学。
    现在每个人都知道赵奕是在研究数学,具体研究的什么不清楚,但打扰他似乎也不太好。
    主要是没有理由。
    确实。
    ‘心肌炎机制猜想’是赵奕发表的论文,但发展到现在对过程进行验证,对生物医学研究所是有益的,他们最开始是抵触邓叔芳的行为,想帮赵奕验证个一、两项,后来就变成了‘验证过程’的大工程。
    所长监督、院士参与。
    这种情况再去打断赵奕的数学研究,让他来研究所做讲解就没道理了。
    当然了。
    以私人交情的角度来说,邀请一下也没有关系,但实验验证需要不短的时间,需要的不止是一次、两次,等于是让赵奕帮研究所做工作,事情就需要仔细考虑一下了。
    与此同时。
    赵奕确实沉浸在数学的研究中,他找出了坏尔斯证明逻辑的矛盾点,本来以为研究就结束了,回去整理稿件的时候,再看到‘三维震颤波形图’,忽然发现了个问题。
    《监察律》对三维震颤波形图的检测有了新的提醒。
    “结论有问题?还是说不完整?又或者结论是错误的?”赵奕有点搞不明白,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得到新提醒和‘新条件’有关,也就是对坏尔斯论文问题的研究过程。
    这个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曲线函数、模方程等知识,和贺教授讨论的时候,还了解了一种复杂的数学方法。
    知识覆盖面的提升,肯定会完善一些条件,就能依靠条件来让《监察律》、《因果律》或《联络律》得出更多的结果。
    “波动图能有什么问题呢?”赵奕有些搞不懂,‘三维震颤波动图’,是他花费很大心思塑造出的函数,可以替代黎曼函数的作用,对他、对数学研究乃至于未来的数学应用,都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提示了有问题,就必须研究出来。
    赵奕感觉有些奇怪,‘三维震颤波动图’,是他凭空塑造出的东西,可以说就是他制造出来的,却因为以‘黎曼猜想’为条件,他对函数也没有充分的了解。
    所以说,数学真是博大精深啊!
    赵奕沉浸在数学的海洋中时,生物医学研究所终于拿出了让赵奕帮忙做验证的方案,关键时刻还是所长阎学林站了出来,直接向国家基金申请资金支持。
    阎学林一开口就是一百二十万,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心肌炎病理机制’研究非常重要,未来可能会花费以千万为级别的经费,还不一定能研究透彻,而赵奕对机制过程的猜想,已经确定能解决很大问题,一百多万的经费不算多。
    这一部分经费中,有六十万是单独给赵奕的,他上报赵奕是研究所的‘实习生’,剩下则是实验室的经费。
    六十万的验证经费,听起来似乎是不少,实际上还真是不多,‘实验群’验证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员、时间、材料,还需要各种高端的器械辅助。
    几个研究员一个月的薪资、待遇加在一起,就肯定超过十万块了,再加上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以及对研究生、博士生的补贴,人员上就要花费不少资金。
    六十万,只刚够支付成本价。
    当然了。
    生物医学研究所肯定愿意花钱验证,对他们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实验验证的过程,每一个小阶段的成功,实验数据再加上推论,都够写上一篇相当不错的论文。
    不管怎么说,有科研补贴总比没有好。
    其他医学相关的研究机构,也能做类似的验证项目,但他们的问题主要在于,没有当事人赵奕的参与,无法得到机制猜想的详情,后续很多的实验验证就无法进行。
    所以,赵奕至关重要。
    ……
    在宿舍闷了好几天,赵奕终于决定出来放松一下,他发现上学真是挺好的,因为白天要上学,做研究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突然间不用上学,时间变得充沛了,也导致他重新进化成了工作狂。
    “不行!”
    赵奕突然醒悟过来,“不能这样,加班是不对的,连续做研究是不对的,否则和以前没区别了?”
    “要轻松的生活、轻松的生活……”
    他赶紧用力摇摇头,排除掉脑子里对研究的思考。
    张薇找了过来,远远的打了个招呼,“赵奕!”
    “张薇姐!”
    张薇脸上带着爽朗的笑,“跟你说个好消息,我们所长给你申请了项目经费,六十万,已经批下来了。”
    “六十万?”
    赵奕有些摸不到头脑,不明白为什么就说钱的事情。
    “你的猜想论文,心肌炎发病机制,值六十万,不,郑院士说,六百万都值!”
    “是吗?”
    赵奕张着嘴懵懵的,消化了一下才明白过来,一篇阐述心肌炎机制得论文,就能申请到六十万的经费?
    还是发表以后申请的?
    如果换作是主动申请的机制研究项目,岂不是能申请到几百万的经费?到时候,几天就能完成了?
    这……钱途光明啊!
    赵奕觉得有些抵触起‘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的职位,月收入只有两万块的工作岗位……
    就是打工仔啊!
    还是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工作更适合自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