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碎叶 (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骆怀祖不甘心居于人后,将以前的经验,照搬照抄。
    “还得加一条,凡加入唐军者,即刻入籍,不受三年限制。一人加入,只要作战勇敢,每立功一级,可以带一名亲戚入籍。”王之涣两眼放光,摩拳擦掌。
    “还得加一条,无论唐人进城,还是出城,都不收城门税,非唐人一次一文。城里做生意,唐人三十税一,非唐人十税一。”骆怀祖反映极快,立刻举一反三。
    “再加一条,西域各部,凡杀我唐人者。安西军别部必杀凶手全家为他复仇。如果有哪个长老、酋长敢于包庇凶手,或者扯什么族规,以谋反罪论处。”
    “再加一条,唐人五十以上膝下无子女奉养者,官府养之,必不使得他冻饿而死。唐人……”
    “再加一条,种田,唐人十税一,非唐人十税三。放牧,唐人八头牲畜交一条后腿,非唐人按照过去部族里的规矩,每四头牲畜交一条后腿。”
    “再加一条,唐人屯垦放牧,官府可以借给种子器具……”
    “再加一条,凡是为大唐立下大功,哪怕没有从军,也可以立刻入籍,不受三年时间所限。无论其原本属于何族子弟,大唐待他与中原子弟无异!”
    ……
    很多提议,都是跟郭元振原来的政策,反道行之。或者与眼下大唐地方官府对待西域各部族的政策,完全对立。但是,无论张潜、骆怀祖,还是王翰,王之涣,都没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当。
    反正碎叶城山高皇帝远,碎叶城又是大伙亲手打下来的。大伙事急从权,制定一些临时政策,不能算越权。至于这些政策临时到什么时候,张潜会在西域停留多久,将来接替张潜的人会不会萧规曹随,大伙暂时顾不上,也不想去考虑。
    于是乎,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的双重作用之下,一份大唐立国以来从没有过的《碎叶唐人保护令》,就宣告出炉,并且在三天之内,就贴遍了碎叶城的大街小巷。
    王翰和王之涣两个,官场阅历不足,也没精力瞻前顾后。而骆怀祖的心思,却比二人复杂得多。又单独找了个机会,凑到张潜身边询问,“你怎么胆子突然就大了起来?就不怕朝廷那边,说你有不臣之心?”
    “我以前有胆子大的本钱么?”张潜看了他一眼,笑着反问。“更何况,郭元振如此明目张胆的折腾,朝廷都不敢拿他怎么样。怎么可能到了我这里,反而吹毛求疵?”
    “你暂时不想回长安了?你想留在西域?”骆怀祖对这个答案,却不十分满意,皱着眉头四下看了看,再度压低了声音询问。
    “造反,我不会。你也别劝我!”立刻猜出了骆怀祖的小心思,张潜笑了笑,果断将可行性堵死,“但是,我近期的确也不会想回长安了。那边一团乌烟瘴气,还不如西域。好歹在这里,我知道谁是敌人,刀子从哪个方向捅过来!”
    “我早就该猜到你不想回去了!”骆怀祖用力拍了他自己的头一下,做恍然大悟状,“只是,为何?”
    他本是随口一问,根本不在乎答案的真假。然而,张潜想了好一阵儿,却回答了一句让他满头雾水的话。
    “师叔,我想试试,人究竟能不能改变历史。”那一刻,张潜脸上的表情极为郑重。仿佛在诉说平生所愿!
    人能不能改变历史,这话题太大,短时间内得不出答案。但张潜那道《碎叶唐人保护令》,对碎叶城的影响,却几乎立竿见影。
    跟着他前来的西域的亲兵和他在疏勒借的那些金山军弟兄,都是唐人,丝毫不受《碎叶唐人保护令》的影响。但是,在姑墨和冻城两地加入唐军的新兵和随军工匠,却瞬间找到了归宿。
    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汉胡混血,还有一部分是纯粹的胡人。然而,按照《碎叶唐人保护令》,他们却立刻全都变成了唐人。并且有了分永业田,减税,子女读书和无子女者官府养老等资格。虽然眼下天寒地冻,并且敌军近在咫尺,分给他们地,他们也不可能去耕种放牧。而按照这个时代的人的平均寿命和西域的严酷天气,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活到五十!
    受到鼓舞的新兵和随军工匠们,扬眉吐气,走路带风。那些生活在城里的商贩和力工们,也个个心痒难搔。
    去从军,很多人依旧没胆子,或者说受年龄,身体条件所限,不满足条件。然而,《碎叶唐人保护令》上,能快速入籍的路径,可不止是从军这一项。
    当很多人开始为一个目标动脑子之时,效率会非常高。在《碎叶唐人保护令》颁发下去的第五个晚上,几名用貂皮披肩裹着脸的人,悄悄地走到了碎叶州衙的侧门,求见安西军行军长史张潜,说有要事相告。
    本着千金买马骨想法,张潜穿好了耀星甲,在大堂召见了这些人。却不料,一见面,众人就同时跪倒,争先恐后地说道:“我等承蒙长史宽宏,能留在城内继续做生意,感激不尽。”
    “据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