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595节 我是蚩尤大王?东山老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赵王曾言父皇大败,打仗不如他赵王。
    萧焱当然没有说过这话。可问题是,萧隐亲征大败后,自卑之下疑神疑鬼,竟然真相信了萧淼的谗言。
    加上楚王萧鑫和齐王萧森也因为嫉妒萧焱进了谗言,萧隐就不太喜欢赵王萧焱了。
    国丈徐彧本来是徐氏的一个赌注,和徐贵妃一样。要是南方大元大胜,他和侄女就都成为家族的弃子,不再被承认徐氏的身份。
    可现在大元在南方大败,眼看萧梁政权逐步稳固,那他和徐贵妃就是徐氏当然的代表。
    徐彧扫了一眼萧焱,心中冷笑:“我侄女是贵妃,我贵为国丈。还有鲁王为靠背,你想罢黜我?你以为你真能当的上太子?”
    “陛下,臣惭愧。赵王大胜,功高盖世。有赵王在,何惧李唐?是臣昏聩了,竟然想出向鞑子称臣的馊主意,请陛下责罚。”
    徐彧说完,就郑重其事的脱下官帽,恭敬的离席下拜。
    萧隐听到这话,忍不住看了萧焱一样,心中不快。
    赵王功高盖世?过了吧?
    “免了吧。”萧隐淡淡说道,“徐妃,扶你叔父起来。”
    徐贵妃娇滴滴的答应一声,赶紧扶徐彧起身,美目还斜了赵王萧焱一眼,心中冷笑。
    她已经怀孕,多半是个男婴。叔侄两人密议,要挑起赵王和鲁王等人相互残杀,最后由她的孩子渔翁得利。
    这叔侄两人的图谋很是隐秘,就连唐国特务目前也没有探知到。
    萧焱心中恼怒,恨不得杀了徐彧。他心思机敏,察言观色也知道父皇对自己不满。
    可是在萧焱看来,眼下国事艰难,百废待兴,远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父皇,如今大梁最缺的是粮食。虽然缴获了八十多万石,李洛又答应送一百万石,可用来赈济还是不够。”
    “有粮才有民心,有民心则江山稳固。为了大梁,儿臣奏请向大户借粮五百万石,待到百姓度过饥荒,来年打了粮食,再还给他们。”
    “这…”萧隐听了很是犹豫,这个办法他不是没想过,可向大户借粮,有伤大梁脸面,哪有皇帝向大户借粮的?
    可要是强令豪强再纳粮,那他就会丧失“民心”。
    “父皇,不能再犹豫了。湖广每天都有百姓饿死,情何以堪啊!”萧焱说到这里,看向徐彧,“徐尚书,你主管户部,可知我大梁有多少在册户口?”
    徐彧道:“好教赵王知道,大概有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三百万吧。”
    “大概?”萧焱冷笑,“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有几百万人当了流民!几百万人当流民啊!这怎么得了!本王听说,已经有流民开始往唐国跑了!”
    “父皇,再不施恩赈济百姓,那我大梁将越来越弱,唐国越来越强!”
    萧隐身子一颤,“梁弱唐强”这句话就像是一把利刃,刺了他一刀。
    “那就照你的意思办吧。”李洛的威胁和严苛的事实,还是让萧隐决定采纳萧焱的建议。
    “陛下,赵王此策不妥啊!”一个官员放下酒杯出列,“我大梁建国只有一年,根底未稳,却要向百姓伸手,这民心何在?为今之计,莫若像唐国借粮,唐国不借,也可征收明年或者后年的赋税。”
    此人是散骑常侍董襄,也是湖广豪族出身。他口中的百姓,当然指的是豪绅大户。
    亏他想出来预先征税的主意。
    “百姓?民心?”萧焱冷冷盯着这个跳出来唱反调的人,“万千小民不是百姓?不是民心?流民不是百姓?董襄,我大梁若没了,你等大不了换个主人做官,还管得了我等的死活么?”
    光明公主辛苦一向怨恨豪绅投靠蒙元,她巴不得看到豪绅倒霉,也站起来说道:“陛下,大梁不是没有粮食,粮食多在大户手里。圣教当初起事,就靠了镇压一些大户得的粮食。那时尚且有粮,难道如今反而没有了么?”
    “臣以为,是该让大户出粮的时候了。要是晚了,就是这么做也来不及了。”
    光明公主的话,还是有分量的。萧隐也知道事情紧急,终于下定了决心。
    “赵王,朕就以你为督粮总管,向多粮大户借粮。”萧隐说道。
    萧焱神色一喜,道:“只要父皇赐我全权,儿臣三月内一定督办三百万石粮食,解国难之危。”
    “好。朕就赐你全权,不过,你休要蛮干,不要闹得天怒人怨才好。不然,朕也不会不管!”
    “遵旨!”萧焱领命。
    萧隐目光闪烁。他已经有了计较。等到征到足够的粮食,赵王一定会被豪绅巨族怨恨,到时再削掉他的爵位,让他闭门思过,也算有了交代。
    大不了过两年再恢复他的爵位就是了。
    “那此事朕就不管了。以后,尔等也不要因为此事来烦朕。”萧隐毕轻飘飘就把这件大事推到儿子身上。
    萧焱当然知道父亲心里想什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