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511节 吾既南来,尔必亡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以,广州城不能再打了。他必须求稳。
    他必须率军北上,守住韶关,先阻挡兵峰正锐的叛军南下,等到湖广的完哲都灭掉萧隐,福建的査尹南灭掉李杰之后,三方合军,一起灭了叛军。
    他敏锐的意识到,宁愿暂时放赵良钤一码,也不能忽略李洛。赵良钤躲过十一,躲不过十五,迟早逃不出自己的手心。可李洛不一样,此人越来越危险,绝不是赵良钤可比。
    “传令!撤军广州!”
    张弘范没考虑多久,就下了撤军的命令。
    …………
    “官家!官家!”忽然一个惊喜的声音打断了君臣们的愁绪。
    “谁在殿外喧哗!好大胆!”赵良钤立刻怒了,下意识就要惩办大声喧哗的人。
    可是那人却仍然大喊着上殿,“官家!元军撤了,元军撤了啊!”
    什么?!
    赵良钤猛然站起来,“你说什么?元军撤了?为何!”
    那人是个守城的将领,他赶紧跪下说道:“俺…臣也不晓得为何缘故,可鞑子就是撤了,而且撤的干干净净,十几万大军呐,全部往北开了。”
    “俺臣还以为元军会回转,可是等了一个时辰也不见回转,臣派人出城跟上去,这才确定真的撤了。”
    真的撤了!
    赵良钤顿时露出狂喜之色,“北边出大事了!张弘范顾不上我们了!嗯,必是如此!”
    是什么大事,是什么人,能逼得张弘范宁愿前功尽弃,也要率军北撤?
    他围困广州几个月,眼看就要克竟全功了,为什么要撤兵?
    林桂芳道:“官家,臣猜测,莫不是吴王黄华,已经打败了完哲都,率军南下了?”
    罗谡摇头道:“平章官人,黄华自保尚难,哪里能打败完哲都?应该是其他的事。”
    他们竟然都没想到李洛。
    因为他们还不知李洛起兵这件大事。
    他们被张弘范围困三个月,内外消息隔绝,还不知道李洛起兵占了江浙。
    “快快出城打听!究为何事!”赵良钤赶紧派人去打听。
    直到三天后,赵良钤君臣才得知发生了什么。
    李洛造反了!
    他自封唐国公,已经占了江浙,不久前进了江西,杀了鞑子大将完哲都。
    如今,韶关之北上百个州县,以及整个江浙,都被李洛占领。
    而张弘范匆匆撤军,应该是阻止唐军南下了。
    赵良钤得知消息后,久久无语。
    临安,那是他家旧都啊!现在竟然被李洛所据!
    “你们说说,倘若朕写道圣旨,封李洛为赣王,为大宋效力,他可会奉诏?”
    赵良钤没有底气的说道。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也都拿不准。
    小朝廷的君臣为何这么天真呢?因为李洛没有称王。
    打下江浙都没有称王,很显然在顾忌什么啊,难道是心中念着大宋正统?
    他们没有看见李洛的檄文,倘若看见过,也就不会这么天真了。
    “官家,臣以为可以一试。就封他为赣王,倘若他接受,就让他勤王护驾,迎接官家回到临安,如此一来,大宋故土可传檄而定啊!”林桂芳说道。
    赵良钤点头,心情大好的说道:“好,那朕就封李洛为赣王!我大宋可不轻封异姓王,但愿李洛忠心用事,不负朕这道封王恩旨。”
    他是实打实的赵宋近支宗室,大宋三百多年江山,早让他从骨子里认为江山就是他赵家的,大宋就是正统。即便他只剩下一座广州城,那也是正统。
    李洛扶保大宋,效忠自己,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事实上,不光他这么想,他的臣子们这么想,甚至很多士子百姓,也都这么想。
    所以,绝对不是赵良钤君臣想法天真。假如不是李洛,而是换个人,接受赣王封号,效忠赵宋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汉献帝都那个样子了,野心勃勃的曹操不也效力汉室多年,至死还是汉臣?
    他赵良钤起码还有自己的班底,起码还有六万兵马,还有一座城池吧?不比汉献帝强得多?
    这也是赵良钤比李洛强的地方了。
    李洛处心积虑花了五年时间,才积蓄了十几万兵马。可是赵良钤根本没做什么,就有大把的反元义士来投靠。他一起兵,刚开始真的是应者云集,大宋的旗帜一打,要钱给钱,要人出人,就是汉奸军,也有不少易帜归宋。
    这就是三百多年王朝的号召力。毕竟,赵宋灭亡还不到十年啊,民心真的思宋。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宋朝的统治,觉得赵官家再坐天下,天经地义。
    …………
    张弘范来到韶关,登高远望,叹气道:“江右沃土,竟为李洛所据。”
    张弘范撤围广州,北上韶关的消息,几天后就李洛就知道了。
    “此人,不好对付!”李洛对许夫人说道,“他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