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道驸马生得好看,是个烟花匠师。会研究美轮美奂的烟花,还能用□□发明军用炮弹。
公主亲口说,她喜欢趴在驸马背上看他做的烟花,她喜欢驸马追求她时为了做出一款带着公主名字的烟花而被炸得浑身是伤。只有驸马愿意把她当个孩子,陪她捉迷藏,在以为她掉进水里时不顾自身不识水性,纵身跃入池中救她。
我道那驸马还算不错。可公主嫁到了许州,不在王后身前,王后定是不放心的。
于柏笑,说王后已让驸马签下了保证书,若敢纳妾,若对公主不忠,王后会亲自砍了他的脑袋。驸马也签得心甘情愿。
我失笑,原来王后伯母也有这么飒的一面啊。
又过一年,我没有听到二王子成婚的消息,这个满身才气的谪仙公子喜欢游历各地,喜欢山川美景。于柏说二王子得到王后的理解,不想被婚姻束缚,只想与琴棋书画作伴。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思想一点也不开明,无法理解不婚,无法理解一个人真的能从画里、从琴律里得到灵魂的释放,享受其中,不觉孤寂。我还没有王后这个长辈通透。
……
昌元三十年,是盛昌之治繁荣的巅峰。
天子竟在这盛世的顶峰里退位,四十九岁的他传位于二十八岁的太子,带着四十六的王后去云游了。
没有人知道他与王后去了何处,都游历了什么地方,见识了哪些风土。但大梁所有子民都知道,天子宠爱王后,爱到了只娶她一人,为她改变了整个大梁,真的许诺给了她这个锦绣繁荣的盛世。
新任的天子遵循太后的建议,改天子制为帝制,称皇。封二王子为荣亲王。
荣字通容,新皇这是将自己的名讳赐给了这个亲弟弟,可见兄弟间亲厚至极。
我虽没有再听过太上王与王太后的消息,但从娘亲的书信里窥见太后竟带着太上王去了海州找娘亲喝酒,太后明明不会饮酒,喝得大醉,说起酒话,放肆大胆到让太上王为她洗脚。娘亲在家书上说太上王都照做啦。
我每天都过得幸福而快乐,除了会思念双亲,除了换季常染风寒。
我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女儿八岁生辰那年,我听于柏说荣亲王要成婚了,竟是跟一位民间女子,但那女子也是位奇女子,在荣亲王举办的琴宴上比过了大梁所有琴痴,与荣亲王打成平手,夺下琴圣的封号。
这位矜贵多年的亲王终于被他的知己拿下了,琴圣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温柔娴雅,她竟热烈奔放,见过她之人都说她洒脱明媚。她坦白自己学琴不过五年,因为对游历山川的荣亲王惊鸿一瞥,为了让他看上她,她苦苦练了五年的琴,磨破了十个手指头。
她要让他爱上自己,她想能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他若不爱她,她便再去学个五年。
这事成为一桩佳话,连早已封笔多年的北都四子都重归文坛,写了一本以他们俩为主角的话本子。
于柏为我买来读,我边读边笑。
……
这一晃,我竟不觉岁月如此快,快到我都老了,快到娘亲已从飒爽的少女变作多病的老妇。
收到娘亲卧床多日的书信,我不顾女儿女婿的劝阻与于柏连夜马不停蹄回到海州。
我带着外孙女坐在娘亲床前,她已老矣,视线模糊不清,睁眼许久才瞧清是我。
我扑在她怀里,感受着儿时她身体给我的温暖。
她已六十岁了,也许是多年为爹爹的操劳而耗费了所有精力,郎中说她活不长了。
我只敢偷偷地哭,哭到没有眼泪。
朝阳自海平面升起那一刻,我端着药进屋,却没有瞧见娘亲。我失魂落魄去找,在海边见到了娘亲与爹爹。
娘亲穿着一身红衣,裙摆被海风吹起。爹爹一身凌冽的青衫,揽着娘亲在怀里,没有靠拐杖,竟站稳了。
我好像懂得什么,不敢去打扰,被于柏紧紧揽在怀里。
我听见海浪的声音,与他们的对话声。
“阿恒,我还是很喜欢红豆。”
我知道的,娘亲喜欢红豆,爹爹每年都会送一颗刻字的红豆给娘亲。那些字有的是娘亲的名字,有的是世间集齐美满与忠贞的各种文字,还有的是笑脸。
“等你好了,我再给你送四十颗,我说过要送你一百颗,我们白首到老的。”
“那你现在一起送给我吧。”
海风宁静掠过,娘亲说:“阿恒,我先走了,不必难过,我们这快乐的后半生都是偷来的,我知足了。”
娘亲走了,走得恬静,没有任何怨念,她唇角挂着笑。
爹爹抱着娘亲在海边坐了许久,只有泪,没有哭声。而我哭得泣不成声。
我想向皇上请求将爹爹带回卢州照顾,他已老矣,太后也不再定期食用海鲜,根本不缺他这个海运署大人。
我打算待爹爹明日醒来便告诉他这个决定,可我在翌日却没有再叫醒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