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909.宋太祖真正干的蠢事,那另一件事!(4100字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97章909.宋太祖真正干的蠢事,那另一件事!(4100字求订阅)
    聊天群中,皇帝们感觉自己对赵匡胤的印象太模糊了。
    朱棣听到陈通讲述赵匡胤时代的各种奇葩事情,终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虽然宋太祖赵匡胤嘴里喊着要重用读书人,可按照陈通所说的,这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落到实处。”
    “毕竟,赵匡胤那个时代,还不能让百无一用的书生,大面积的进入朝堂。”
    “他要的是那些精通治理地方,精通为官之道的人。”
    “因为他还处于一个艰苦创业的时代。”
    “正如大秦真龙所说,重文轻武这件事,那绝对不会发生在开国初年。”
    “尤其是以武开国的皇帝。”
    “武将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不管是汉朝开国,隋朝开国,还是唐朝开国,亦或是明朝开国,你脑海中耳熟能详的人,”
    “那基本上都是跟军事策略有关,有几个人是正儿八经治国出身的呢?”
    ………………
    秦始皇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看来朱棣也有长进。
    曹操,刘邦等人非常认同朱棣此刻提出的观点。
    人妻之友:
    “这才对嘛!”
    “频繁打仗的时候,你就算想重文轻武,那你也不可能去实现,因为武将升迁的速度太快了。”
    “是个人都会眼红。”
    “而到了真正的和平发展时期,文官的升迁速度就会变快,武将因为没有军功,基本上很难获得升迁。”
    “这个时候,那聪明的人都会选择文官而放弃武将。”
    “这也是王朝中后期文官当道的原因。”
    “更别说开国功勋,有几个人能是文臣呢?”
    “基本上都是武将啊!”
    ………………
    崇祯越听越感觉他们说的有道理。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宋朝绝对不会例外的。
    自挂东南枝:
    “那这么说的话,宋太祖赵匡胤根本就没有重文轻武。”
    “我们就不应该去指责他。”
    ………………
    李世民此刻无比郁闷,本来他觉得自己可以骑在赵匡胤的脖子上,可经过陈通这么一说,
    怎么感觉没有赵匡胤一点事呢?
    他心里十分的不甘。
    随即在陈通的空间里继续寻找赵匡胤的黑料,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信息。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想要说赵匡胤并没有重文轻武,就目前这点信息来说,那还不够!”
    “你们可知道,很多人觉得赵匡胤重文轻武,不单单是赵匡胤用了很多读书人。”
    “最重要的是,赵匡胤竟然还要求武将读书。”
    “很多网友都说赵匡胤这就是在重文轻武!”
    “这就是对炎黄有千古罪业。”
    ……………
    赵匡胤见到李世民这么跟自己过不去,他眼中满是嘲讽,你用这点来攻击我,那简直就大错特错。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让武将读书,你们竟然能解读成为重文轻武?”
    “还觉得这就是千古罪业。”
    “这不是扯淡吗?”
    “这恰恰是赵匡胤的千古功业。”
    “你要知道,在当时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爱国思想。”
    “尤其是一些武将,他们甚至大言不惭的说,只要自己有长枪大剑,那就可以自立为帝。”
    “而赵匡胤鼓励武将读书,那就是要让武将树立一个爱国思想。”
    “让他们知道,国在家先!”
    “家国的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这错了吗?”
    ………………
    岳飞听到这里,那是热血沸腾。
    谁说他宋朝的皇帝不行呢?
    起码这事就干得漂亮。
    怒发冲冠:
    “别的不说,宋朝对于爱国的教育,那绝对没得说。”
    “在那个乱世之中树立爱国思想,那绝对没错。”
    “这对整个炎黄来说都有莫大的功劳。”
    “妥妥的就是千古功业!”
    ……………………
    刘备,汉武帝等人也十分认同。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名留清史?”
    “那不就是因为诸葛亮忠心不二吗?”
    “让武将读书这件事,绝对没有错!”
    “这怎么能叫重文轻武呢?”
    ……………………
    就连陈通也开口帮腔,毕竟他非常讨厌刻意去栽赃黑别人。
    陈通:
    “赵匡胤当时并不是重文轻武,他是文武并重。
    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